住进一栋“折叠”起来的房子是什么体验?

在一次不寻常的住宅设计经历中,建造中期女儿从父母手中接手项目管理,并邀请建筑师团队重新构思住宅方案。这位年轻业主的加入,为原本规范的住宅架构注入新观念——她不满足于传统空间功能的分区与叙事,更期待一个可以流动、开放、富有多义性的居所。



结构重构:建筑的流动与电影感

Mcleod Bovell Modern Houses 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在这个建面470平方米的住宅中,以“折叠”为空间策略,将传统边界模糊。



外立面几何体块经过重组,室内空间则以倾斜的墙体、悬浮的楼板和折叠的天花营造不规则的门槛与转场。





这种构图方式打破静态布局,创造一种“电影镜头般”的行走体验,每一次转角都是一次光、景、空间的偶遇。







家具在空间中被精简至最小限度,并以雕塑感构建存在感——不是功能的附属,而是对空间使用方式的启发。常见的空间标志(如门、走廊)被巧妙弱化,让每个空间保留开放的解读可能。























材料语言:回应洪泛地的建筑策略

项目坐落于加拿大温哥华,地处弗雷泽河三角洲的洪泛平原,一块由沉积地貌形成的易涝地。为应对地势挑战,建筑在选材与构造策略上高度谨慎。



全屋大量使用 Accoya 木,这是一种专为潮湿环境开发的处理松木,其天然的灰变与场地保留的铁杉树色调呼应,形成一种低调的在地融合。





底层建筑摒弃了干墙和传统隔热层,所有机电设备被收纳于防水掩体中,为洪水期做足准备。建筑不再是抵抗自然的对象,而是学会与之共处。

景观层叠:从沉积物到漂浮元素

场地景观以湿地为原型展开,延续“折叠”概念——
第一层为沉积平面,形成车道与功能步道;
第二层由本地及混种湿地植物编织成绿毯,柔化人造与自然的界线;
第三层则为架空的漂浮元素,如木栈道、座椅等,引导人在自然与设计之间穿梭。







整体设计如一场对自然、地形与居住状态的回应式对话,从场地肌理到建筑语言,再到空间的光影节奏,构建出一座既当代又深具地缘敏感性的住宅作品。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