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新房装修,少听一些别人的建议,避免被带偏方向。毕竟每个人的需求和审美都不同,适合别人的,并不代表适合自己。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过若能做到合理筛选,那些来自“过来人”的经验,往往也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避开一些坑。
本期就分享7个比较实用的装修设计,只有尝试过,才知道入住后有多舒适,赶紧来看看吧。
一、电视墙做柜子
生活过日子少不了一些收纳,在你纠结电视墙做什么造型时,那些有经验的人早就选择了做柜子。
1)若做满墙柜,客厅的开间往往要大于3.7m,这样才不会影响到空间感。当然,极限一点的话,开间3.3m也可以做满墙柜。
2)若客厅开间实在太小,可以做半高电视柜设计,虽说收纳力不如满墙柜,但起码平衡了空间感,比造型墙要实用多了。
二、明装无主灯
无主灯设计很流行,但成本也很高,并且在满吊顶的情况下,还会压缩室内的层高,给空间造成一些压抑感。
事实上,无主灯设计不一定要满吊顶,采用明装的方式来处理,同样可以提升空间的氛围感,并且成本也会低很多。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在家里做了无主灯设计的情况下,地砖一定要用哑光面,不要用亮光面。否则,就会出现下图中的情况。
三、衣柜做分段门
衣柜一门到顶十分流行,尤其是搭配上反弹器后,视觉表现上那叫一个简洁高级,并且让整个房间都更整体了。
然而,不管是一门到顶还是反弹器,时间久了都容易出问题。
1)一门到顶:即使给柜门加装了拉直器,后期也存在变形的隐患。
2)反弹器:使用寿命特别短,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弹不出,按不进的情况。
所以,最实用的做法,还是给衣柜做分段柜门+免拉手设计,既规避了变形问题,又不失简洁感。
四、淋浴区做下沉
传统的卫生间淋浴区都要加一块挡水条,避免内部的洗澡水溢到外面来,增加了家务量。
然而,对于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的家庭来说,挡水条并不友好,且边角处还特别容易藏污纳垢。
所以,我们不妨换个思路,给淋浴区做下沉2cm处理,同样可以起到阻水的作用,且彻底规避了绊脚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淋浴区下沉后,地面同样要做返水坡度处理,从而提升排水速度,避免积水。
五、榻榻米用成品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是放到现在,榻榻米依旧是小房间里不可替代的设计。不仅节省了空间,又兼具了收纳与功能性。
然而,传统榻榻米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拿日常收纳来说,每次都要把床垫掀开才能存放东西,那叫一个麻烦。
此外,由于榻榻米内部通风环境较差,一到梅雨季节和回南天,床垫下方和内部还特别容易发霉,极大污染了家居环境健康。
所以,放弃传统的榻榻米箱体,并直接用成品床代替,虽然少了一点收纳空间,但却有了良好的通风环境,并且十分灵活。
六、橱柜转角做对开门
橱柜最容易浪费的空间就是转角区了,哪怕安装上转角拉篮,也容易出现收纳空间过剩的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换个思路,给转角区做对开门设计。
相较于转角拉篮,对开门设计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让转角区和常规区一样好用方便,并且可以最大化提升收纳力。
需要注意的是,转角区内部一定要用17mm厚的木板,做背板加固处理,避免留下台面下沉的隐患。
七、餐边柜多做抽屉
餐边柜,算是家里使用频率较高,并且容易凌乱的一个柜子了。尤其是在柜体做隔层的情况下,每次找东西都要翻半天。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下柜隔层做成抽屉。
相较于传统的隔层,抽屉不仅方便了拿取东西,收纳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且还方便了给物品分类。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有收纳备用凳子需求的话,一定要单独留一块空间。深度35cm,高度70cm就够了。
其实装修最大的坑,并不是听人劝,而是盲目跟风,以至于最后钱花了,还留下了一地鸡毛。
所以,我们更应该结合自身需求,借鉴他人经验,并理性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方案,这样家才会越住越舒适。
(本文由齐家安安整理编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