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狂卖20万杯!甜啦啦“老品新作”的爆款逻辑是什么?

这个冬天,“王者归来”成为茶饮圈的流量密码。

11月14日,甜啦啦的“甜心麻薯系列”温暖回归。上线首日便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直接卖爆近20万杯,部分门店的复购率冲至15%以上。短短5天,销量轻松突破80万杯大关。

相隔仅仅半月,甜啦啦的另一场“经典焕新”同样收获了市场的热烈回应。10月31日,品牌对王牌产品“一桶水果茶”与“一桶全家福”进行了一场“茶底升级”。数据显示,上新7天,两款升级产品全国销量突破130万杯,较前一周增长超过30%。

当“老款新作”成为流量密码,当“微创新”谱写一场又一场“王者归来”的故事,看似朴素的动作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爆款逻辑?

01、经典回归,一天卖爆20万杯,甜啦啦的“反常规”上新?

在新品焦虑席卷整个茶饮业的当下,甜啦啦用两次密集的“反常规”上新动作带来了另一种可能。

“甜心麻薯”回归:首日狂销20万杯,一杯软糯治愈寒冬

这个冬天,甜啦啦带着它的“老朋友”杀回来了!11月14日,备受期待的“甜心麻薯系列”温暖回归,瞬间点燃市场——首日狂销近20万杯,部分门店复购率直冲15%以上!

这次回归的三款产品显得诚意满满:草莓甜心麻薯带来草莓的清新果香,芒芒甜心麻薯以茉莉花茶为底衬托芒果的浓郁,甜心麻薯啵啵则用醇厚红茶搭配经典黑糖珍珠。三款产品都用料扎实, 7-8元一杯的亲民定价,延续甜啦啦“好喝不贵”的品牌承诺。

▲图源:甜啦啦官微 

为打造这场冬日回归盛宴,甜啦啦还展开了一场线上线下联动的组合营销。线上,小程序抢券、抖音直播秒杀、外卖平台专享折扣轮番上阵;线下,门店变身“温暖驿站”,不仅“买即赠甜心杯套”,还能抽Dior香水、甜心公仔,直接把冬日氛围感拉满。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市场反响迅速而热烈。系列上线首日即售出近20万杯,部分门店的复购率突破15%。短短五天,全国销量已突破80万杯。

 “大桶”升级茶底:7天热卖130万杯

就在“甜心麻薯”回归前夕,甜啦啦还在10月底对两大经典王牌——“一桶全家福”与“一桶水果茶”进行了一场“茶底革新”。

▲图源:甜啦啦官微 

· 一桶全家福升级为“高山金红”茶底,精选福建红茶,茶汤更清润,回甘更悠长;

· 一桶水果茶则注入“青韵乌龙”,融合铁观音与金观音,以清幽茶香衬托水果的鲜活风味。

这场聚焦品质的升级同样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上新7天内,两款产品全国销量突破130万杯,较前一周增长超过30%。

就在行业为“推新内卷”倍感压力之时,甜啦啦却在一个月内接连点燃两波市场热潮,而且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经典爆品。

从“大桶”茶底的悄然升级,到“麻薯”系列的温暖回归,甜啦啦似乎摸索出了一套“反常规”的爆品节奏——老品牌做出新意思。这套打法,不仅唤醒了消费者的味觉记忆,更在推新成本高企的当下,找到了一条高效且稳妥的爆品路径。

02、经典爆品焕新,这里发现“新配方”

在茶饮行业,让经典产品重新上市并不新鲜。但甜啦啦的聪明之处在于,它不是照搬旧款,而是每次回归都带着新惊喜。透过甜啦啦这两次动作,我看到了经典爆品焕新的“新配方”。

显性价值做“厚度”,让经典更超值

甜啦啦很清楚自己的顾客最在意什么。不管是“甜心麻薯系列”还是“大桶系列”,扎实的容量、满满的小料和7元左右的亲民价格,始终是吸引顾客的第一法宝。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经典产品经久不衰的根本。

但甜啦啦显然不想只靠“老本钱”吃饭。

隐性价值做“深度”,让经典更有料

在经典回归的同时,甜啦啦悄悄给产品做了“增值服务”。

“甜心麻薯系列”在延续软糯口感的基础上,今年在茶底上玩出了新花样,为不同口味搭配了专属茶底(茉莉花茶、红茶),让风味层次更鲜明。这已不是简单的“麻薯回归”,而是一次“麻薯N.0”的品质升级。

▲图源:甜啦啦官微 

“大桶系列”的茶底升级同样用心。从“高山金红”到“青韵乌龙”,当甜啦啦把福建的茶园、茶叶的品种都写进产品故事里,它将茶底产区、品种等转化为新的沟通语言,直接告诉消费者“好在哪里”。这一步,让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从“有多大杯”悄悄转向了“有多好喝”,为这两大王牌爆品注入了新的内在价值。

▲图源:甜啦啦官微 

“经典常青”配方:同样的价格+熟悉的味道+更好的体验

甜啦啦的爆款打法越来越清晰:它不是在简单地卖旧款,而是在持续给经典产品做“价值充值”。

通过“实在的性价比+不断提升的品质”这套组合拳,它让同一款产品在顾客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当消费者发现,花同样的钱,不仅能喝到熟悉的味道,还能尝到更好的茶底、更用心的搭配时,回购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这套打法,让经典产品不再禁锢于“吃老本”,而是变成了越卖越新的“常青款”。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上,这或许是一条更稳健、也更聪明的增长路径。

03、不止甜啦啦,茶饮圈集体上演“回忆杀”

甜啦啦的“经典焕新”打法并非孤例。放眼整个茶饮圈,今年秋冬格外热闹——各大品牌不约而同掀起了“回忆杀”,经典产品轮番返场。仔细观察,这股回归潮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

1、暖身又暖心的“季节限定”

随着气温下降,各大品牌纷纷唤回了那些专为秋冬打造的“暖胃暖心担当”。

▲图源:品牌官微 

· 古茗“召回”了芋泥小丸子和黑糖珍珠牛乳两大经典产品,用绵密芋泥和黑糖的温暖组合对抗寒意;

· 茉莉奶白的茉莉熔岩榛巧、沪上阿姨的糖烤板栗系列,将秋冬特有的坚果香气融入杯中;

· 蜜雪冰城的厚芋泥奶茶、茶百道的红气桂枣奶茶,都在用扎实的配料营造冬日幸福感;

· 甜啦啦的麻薯系列同样属于这一阵营,用软糯口感温暖整个寒冬。

▲图源:品牌官微 

这些产品如同茶饮界的“秋冬时装”,每年准时上线,已经成为消费者季节更替中的味觉期待。

2、应季食材的“鲜果攻势”

与此同时,另一批品牌则抓住了秋冬水果的黄金赏味期,让经典水果系列重磅回归。

· 奈雪的草莓系列如期而至,用当季草莓的鲜甜唤醒味蕾;

· 喜茶的酷黑莓桑以桑葚与草莓的组合,打造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冲击;

· 沪上阿姨的车厘子系列升级回归,将冬季的奢侈水果变得触手可及。

这些应季水果产品的回归,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鲜”的追求,更巧妙地利用了食材的季节性特点,为产品注入了独特的“限时”魅力,有效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为何品牌们纷纷加入这场“经典回归”大军?

从经营角度看,经典产品回归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其无需教育市场,消费认知度高,可以用熟悉的味道撬动复购。与此同时,该动作还缩短了研发周期,成熟的配方、稳定的供应链保证出品效率与品质稳定,有效控制新品试错风险。

这个冬天,茶饮圈“王者归来”的热闹仍在继续。当熟悉的茶香遇上创新的果香,当温暖的记忆遇上用心的新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杯饮品的回归,更是一种商业智慧的沉淀。

在追求“唯快不破”的当下,敢于“回头看”反而成了一种难得的定力。深耕经典,不是保守与怀旧,而是在喧嚣中回归商业的本质,用稳定的品质、亲切的风味和持续迭代的诚意,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度的连接。这些“老朋友们”的温暖回归,恰恰为茶饮市场带来了另一种可能:回归,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