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的冬日,餐桌上最需要的就是那些既能驱寒暖身,又不会让人上火的家常美味。今天分享的这三道菜,在我家已经成了冬季的保留节目,每周至少要轮着做三回。
说来也怪,自从天冷后做这几道菜,家里的米饭总是消耗得特别快。孩子爸常说:“这些菜太下饭了,一不小心就多吃一碗。”连平时吃饭秀气的孩子,也能就着这些菜吃满满一碗米饭。

韭菜在民间素有“起阳草”的美称,冬季食用正是时候。它富含的硫化物和挥发性精油,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温中行气。搭配鸡蛋的优质蛋白,是一道简单却营养十足的冬日佳肴。


独特做法:
1、挑选冬季的矮脚韭菜,这种韭菜虽然叶片不如春夏的宽大,但香味更加浓郁。洗净后一定要充分沥干水分,这是保证成品不出汤的关键。
2、将韭菜切成半厘米长的小段,注意不要切得太碎,否则会影响口感。
3、碗中打入四个鸡蛋,加入少许料酒打散,料酒能有效去除蛋腥味。
4、关键步骤:将切好的韭菜段倒入蛋液中,加入适量盐和一小勺淀粉水,轻轻搅拌均匀。淀粉水能让鸡蛋更加嫩滑,同时帮助韭菜和鸡蛋更好地融合。
5、热锅凉油,待油温六成热时倒入韭菜蛋液。不要急着翻动,待底部定型后,用锅铲从外向内轻轻推动。看到蛋液基本凝固时,改大火快速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这样炒出的韭菜鸡蛋,鸡蛋嫩滑,韭菜脆嫩,香气十足。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养人",冬季的莲藕经过霜打后,淀粉含量更高,口感更加粉糯。搭配花生的补益功效和排骨的丰富营养,是冬日里不可多得的养生汤品。


制作诀窍:
1、选择粉藕的小技巧:外表颜色较深,藕节粗短,掰开后能看到丰富的藕丝。
2、莲藕去皮后切滚刀块,立即放入淡盐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
3、花生米提前用温水浸泡一小时,这样更容易煮烂。
4、排骨焯水有讲究:冷水下锅,加入几片生姜,水开后煮三分钟,捞出后用温水冲洗干净。
5、取一个砂锅,将处理好的排骨、莲藕、花生一同放入,加入足量开水。秘诀:加入一小块陈皮,不仅能去腥增香,还能让排骨更容易软烂。
6、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待到莲藕粉糯,排骨脱骨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这锅汤味道甘甜,莲藕粉糯能拉丝,花生软烂,排骨香浓,一碗下肚,全身都暖和了。

西兰花是公认的"抗癌明星",富含的萝卜硫素能激活人体内的抗氧化酶。香菇中的香菇多糖则能增强免疫力。这道素菜搭配,是冬日里清肠排毒的好选择。

制作要点:
1、西兰花拆成小朵,茎部也别浪费,削去老皮后切成薄片。
2、香菇选择厚实的干香菇,提前用温水泡发,泡发的水不要倒掉,留着最后勾芡用。
3、烧一锅开水,加入少许盐和几滴油,先放入西兰花焯烫四十秒,捞出后立即过冷水,这样能保持翠绿的色泽和爽脆的口感。
4、泡发好的香菇挤干水分,切片备用。准备几瓣大蒜切片。
5、热锅凉油,先下蒜片爆香,再放入香菇片中小火煸炒,直到香菇的香味完全释放。
6、放入焯好的西兰花,大火快速翻炒。
7、倒入两勺泡香菇的水,加入适量生抽、蚝油调味,淋入少许水淀粉勾芡即可。
这道菜色泽亮丽,西兰花爽脆,香菇嫩滑,素菜也能吃出肉菜的满足感。

荤素搭配要合理,冬季进补不是只吃肉,适量的蔬菜能帮助消化,预防上火。
烹饪方式有讲究,多采用炖、煮、快炒的方式,少用油炸,既保留营养又易于消化。
调味宜清淡,冬季人们口味容易变重,但要控制盐和酱油的用量,避免给身体增加负担。
食材选择应季,选择当季的本地食材,不仅价格实惠,营养价值也更高。
这几道菜之所以受欢迎,不仅因为味道好,更重要的是营养搭配合理,制作起来也不复杂。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为家人烹制这些暖心菜肴,看着他们吃得香甜,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果您也喜欢这些家常美味,欢迎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关注@江江食研社,每天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家常美食,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