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的米饭,预制的菜,预制的奶茶,预制的人?
甭管各种评价争议,好的坏的,“预制”这个词,在最近几年,可谓是全面开花……
包括——奶茶!啊啊啊,我最爱的阿茶,你怎么也成为了预制play的一环了呢?
这不,有网友偶遇节前某茶颜悦色,就提前把预制的奶茶以罐装形式放进了冰箱。

图源:数码博主@科技Ray
不仅如此,为了应对景区节假日客流量大,订单量多,做不完根本做不完的情况,部分茶饮品牌也推出了——快取通道。
这是什么意思呢?
即提前将柠檬水、新品、纯茶等招牌或者简单好做、标准程度高的饮品,以“正常/7分糖+正常冰/常温”的标准备好。
如果谁刚好下单了这一款饮品,又刚好实在不想等的话,那么直接自取就可以了。

图源:小红书@一颗沙*、@Glori*
不用等店员切柠檬、切水果、加料、加水、捣冰、封口、摇晃等步骤,立拿立取。
因此,网友们也将其戏称为——“预制奶茶”。
哦,对了。顺便提一嘴,这种“预制奶茶”,之前也曾出现在茶饮品牌们的外摆摊上。快看啊!这是雪王和CoCo的摊!!!
只见摊上卖的正是这些已经做好了的奶茶、柠檬水……(重生之我在CoCo/蜜雪摆摊。)

图源:小红书@CiCi公*、@吊打蟑*
而对于这样的“预制奶茶”,网友们的争议声并不小。
首先,咱们肉眼可见的是,“预制奶茶”的优势,立点立取,节省时间。
试想一下,你在某景区拉练了大半天,人都要渴得冒烟了,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家蜜雪冰城,一点单发现前面还有99+单待做,是不是很绝望?
可是,这个时候再告诉你,有做好的,看你要不要直接拿?是不是立马:我愿意!
特别是对于点柠檬水和纯茶的人来讲,不用久等,挺好的。

图源:蜜雪冰城小程序
退一万步来讲,对于店员们来说,提前完成一些饮品制作,能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好多做一些比较复杂、加料多的饮品。分流之后大大提升了效率!
但问题是,也有人担心,这种提前做好的“预制奶茶”口感问题。
毕竟,不能选热度、甜度,而且做出来可能稍微放置了一段时间,有人就开始质疑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冰化了、放久了,会不会水果变味了?口感不一样了?
本身我们买这种“现制奶茶”,就是为了图个新鲜现做,柠檬都是要现场手打的。如果不是为了这样的话,我买瓶瓶装饮料不行吗?而且奶茶是有最佳赏味期的!

emmm……这个的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个人的接受程度啦。
反正我是宁愿早点拿到,即使是提前做好的,不用等半个小时我只会偷着乐。而且,退一万步讲,我们就相当于等了一个外卖配送的一个小时罢了。
另外,我猜,按照特殊情况下的庞大人流量来讲,也不会出现隔夜或者隔了大半天的这种情况。(毕竟,非节假日人流量不大,都是现点现做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预制饮品”,隔了夜的,我还真喝过。比如,此前某一段时间非常火爆的自助糖水,不是瓶装形式的哈,就是塑料封口的。

说实话,与其担心大奶茶店的“预制奶茶”,不如先担心5元一杯的街边“自助糖水”。
咱们编辑部楼下就有一家,以前小Yoo常喝,好喝爱喝,直到某一次发现这才是保质期好几天,根本不是越早越新鲜,我才放弃了。
反正,除非卖完补货,要不然第二天根本不会报废更新,一放一晚上,很正常。

图源:小红书@汉谟拉*
OK,咱们再说回“预制奶茶”,提前个把小时的话,也没有那么夸张啦。
此前,也有人专门去蜜雪冰城门店进货,然后运到景区门口摆摊,这不也卖得挺好?这说明了什么?其实一部分人还是能接受,提前做好的饮品直接卖,只要是当天的就行。

图源:微博@经视直播
更何况,咱以前也不是没有喝过真·预制奶茶。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香飘飘、优乐美吗?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类正是属于预包装预制奶茶的。
PS:香飘飘!我永远的“白月光”!

图源:优乐美经典广告画面截图
当然,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有人问过:如果是雪王搞预制会不会和西贝口碑不一样?
网友:这不废话嘛,毕竟,大部分人反感的不是预制,而是把预制卖出“现制的价”。

图源:小红书@forget*
上次,雪王因为“隔夜柠檬”上了热搜,大家也是相当包容,“TA是雪王!TA能有什么错!”
所以吧,要真没办法,需要提前制作的“预制奶茶”,其实我是能接受的。(价格不贵且确保是当天制作+保存妥当的话!)
来源:有品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