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培菊:种下小菌菇 撑起“致富伞”

本文转自:广安日报

顾培菊(右三)介绍食用菌种植注意事项。(资料图片)

□陈亚军 广安区融媒 廖小兵

“要将菌棒掰成适宜的小块,插到铺着黑褐色有机竹料的菌床上,然后用有机竹料仔细覆盖住菌块,以防菌种受损。最后,用锄头培土垒厢,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精细化标准。”10月26日,在广安区大龙镇黄坝村广安菌之源家庭农场,负责人顾培菊正带领20余名工人种植长裙竹荪。

53岁的顾培菊是广安区兴平镇丁坝村人,18岁时她就在广东东莞、深圳等地打工,先后当过小工、行政管理、销售经理等。2010年,为了照顾儿子,她回到家乡创业,开办餐饮店。2019年,她决定关掉餐饮店,到广安布衣农业有限公司任职副总经理,开始接触农业。

经过3年的农业管理实践,顾培菊意识到,搞农业必须创新,才能成功。2022年,她在成都参加职业经理新农人培训时,巧遇在达州种植食用菌的业主,在交流和实地查看过程中,她发现种植食用菌大有可为。于是,她辞掉副总经理职务,准备自己种植食用菌。

2023年,顾培菊在大龙镇战斗村流转土地6亩,搭建钢架大棚3个,试种赤松茸,产品深受市场欢迎。2024年,尝到甜头的她,决定在交通更为便捷的黄坝村流转土地50亩,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随后,她3次前往宜宾食用菌基地考察学习,得知长裙竹荪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更高后,决定将其引回广安试种。随后,她投入近100万元,在黄坝村种植长裙竹荪,当年取得成功,最高亩产值达到5万元左右。

“长裙竹荪主要以销售干货为主,烘干后亩产最高可达200斤,市场批发价每斤约260元。赤松茸则主要销售鲜货,亩产最高可达6000斤,均价每斤10元。”顾培菊介绍,长裙竹荪和赤松茸都是高端食用菌,凭借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顾客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食用菌一般每年10月种植,第二年5月收获,为充分利用剩下的5个月土地空档期,顾培菊在新农人李小东的建议下,在基地种植苦瓜、西瓜、玉米等。

顾培菊介绍,基地占地50亩,共有大棚26个,每年为当地村民提供40多个就业岗位,发放工资20余万元。

“我不仅计划打造独具特色的食用菌品牌,还准备引进全新的农旅融合模式。”顾培菊表示,她计划将食用菌与研学旅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游客深入了解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体验采摘乐趣。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