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家里有50+长辈的注意啦!老辈常说“一个猪肚十副药”,以前我还觉得夸张,直到我妈过了50岁,总说肠胃发沉、气血差,试了几款猪肚做法后,现在吃饭香、脸色也亮堂了——关键是做法一点不复杂,家常厨房就能搞定,咱们普通人也能跟着学!
其实50岁后,身体就像“慢下来的钟”,肠胃消化没以前快,气血也容易跟不上,总靠补品又怕麻烦。但猪肚这东西,老辈传下来就是养身的好食材,关键得会做!我整理了3款最适合长辈(咱们自己吃也超棒)的做法,每款都有讲究,听我慢慢说~
1. 气血差、脸色黄?试试“红枣炖猪肚”,暖到心里

我妈之前总说“蹲下去站起来眼发黑”,中医朋友建议她多吃点补气血的,我就试了红枣炖猪肚。这里有个小技巧:处理猪肚一定要用“面粉+料酒”,先倒半碗面粉抓匀,能把猪肚表面的黏液粘掉,再倒点料酒搓1分钟,腥味立马没了!
炖的时候,把洗干净的猪肚切小块,和5颗去核红枣、几片生姜一起丢进砂锅,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个半小时。炖好的猪肚软软糯糯,汤里带着红枣的甜,我妈每次喝一碗,都说“浑身暖洋洋的”。现在她每周喝两次,连之前的“起床没精神”都缓解了——比喝红糖水管用多了,还不腻!
2. 脾胃弱、吃不下饭?“淮山花生猪肚汤”,消化顺多了

我爸之前总说“吃点饭就胀肚”,连米饭都不敢多吃。后来我学了淮山花生猪肚汤,他喝了两次就说“肠胃舒服多了”。这款汤的关键是选“面淮山”(不是脆的那种),炖软后粉粉的,和猪肚、花生搭着特别养脾胃。
做法也简单:猪肚处理好切块,和泡好的花生、去皮切滚刀的淮山一起放进电压力锅,加没过食材的热水,按“煲汤键”就行。出锅前撒点盐,花生面面的,淮山入口即化,猪肚也不柴。我爸现在每次喝这汤,都能多扒半碗米饭,再也不说“胃里堵得慌”了~
3. 没胃口、嘴淡?来盘“青椒炒猪肚片”,下饭又开胃

有时候长辈(包括咱们)吃多了清淡的汤品,会觉得“没滋味”,这时候青椒炒猪肚片就派上用场了!我第一次做给我妈吃,她就说“这菜比红烧肉还香”——关键是青椒的鲜辣能把猪肚的香吊出来,还不油腻。
这里要注意:猪肚别炖太烂,煮到用筷子能戳透就捞出来,放凉后切薄片,这样炒的时候更有嚼劲。先把青椒爆香,再放猪肚片,加一勺生抽、少许蚝油,大火快炒1分钟就行。嚼起来脆嫩入味,我家每次做这菜,盘子都能舔干净~
其实啊,50岁后的养身不用搞得多复杂,像猪肚这样的家常食材,选对做法就是“好帮手”。现在我家每周必做一次猪肚,我爸妈吃得开心,我们做儿女的也放心——毕竟“吃得香、睡得稳”,才是真的养身~
对了,你们家有没有传下来的“养身家常菜”? 或者你试过做猪肚吗?评论区聊聊,咱们互相取经,让家里的餐桌更养身~
校对 庄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