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点菜时,最好不要点这5种!厨师自己都不吃,很多人却经常点

外出就餐时,菜单上的梅菜扣肉、炒猪大肠、糖醋里脊,总让人忍不住下单。清爽的包菜、西兰花是解腻首选,滋补汤,更是被当成“养生标配”。

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看似美味的菜品,不少厨师私下却从不碰,背后藏着食材处理、烹饪方式的“隐形问题”。

1.【梅菜扣肉】

这道菜的核心,在于五花肉和梅菜,可饭店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选用的五花肉,往往不是新鲜现切,而是冷冻许久的冻肉。

冻肉解冻后水分流失多,口感发柴,且难以保证储存过程中的新鲜度。更关键的是梅菜,优质梅菜需要反复清洗、晾晒,去除杂质和涩味,

可部分饭店为了省事,只用清水简单冲洗,甚至直接用腌制时的老汤浸泡,不仅带着泥沙,还可能残留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对健康不利。

2.【炒猪大肠】

猪大肠,本身腥味重,处理起来格外耗时!需要翻洗内壁、去除肥油、用面粉和醋,反复揉搓去腥,全程至少要1小时。

但饭店高峰时段,订单密集,很难做到精细化处理,大多只用工业级,除腥剂快速去味,甚至不彻底,去除内壁的黏液和肥油。

这些残留的杂质,不仅影响口感,还可能携带细菌,而且炒大肠时,为了掩盖腥味,会加入大量辣椒、花椒、豆瓣酱,重油重盐,长期吃,容易加重肠胃负担。

3.【糖醋里脊】

是“高油高糖”的典型代表。正宗的糖醋里脊,需要将里脊肉切条后,裹上淀粉糊,经过两次油炸,外皮才会酥脆。

可有些饭店,为了追求酥脆口感,会将油温调得极高,且反复使用,炸过其他食材的老油,油中可能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

此外,糖醋汁为了中和酸味、提升风味,会加入大量白糖,一份糖醋里脊的糖含量,甚至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一半,常吃容易引发,血糖波动,还会增加发胖风险。

4.【包菜、西兰花、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

问题出在“预处理”和“烹饪时长”上。饭店为了提高出菜速度,会提前将蔬菜切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大量流失。

烹饪时,为了让蔬菜保持翠绿色泽,部分厨师会加入“保绿剂”,虽然肉眼看卖相好,却可能有化学物质残留。而且这类蔬菜,如果没有彻底炒熟,会含有少量,硫代葡萄糖苷,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5.【各种滋补汤】

很多人以为,汤里有骨头、药材就是“真滋补”,可实际上,饭店熬制一锅,真正的高汤,需要3-4小时,耗费大量食材和能源,不少商家会用“浓汤宝”“高汤精”替代。

这些添加剂,只需少许就能让汤,呈现奶白色、散发浓郁香味,但长期饮用,其中的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等成分,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而且汤里,几乎没有食材本身的营养,所谓的“滋补”不过是“调味骗局”。

外出就餐,本是为了享受美食,可面对这些暗藏隐患的菜品,多留个心眼。尽量选择新鲜现做、烹饪方式简单的菜品,少点重口味、预制类食物,才能吃得美味又安心。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