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婆婆千里迢迢来广东看孙子,嫌儿媳妇做的菜,网友:不识货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食在广州,味在岭南”,这不仅仅是对广东美食的赞誉,更是对这座城市深厚饮食文化底蕴的肯定。然而,当这份美味遇上千里迢迢从甘肃赶来探望孙子的言大姐时,却意外地碰撞出了不同的火花。

言大姐,今年刚好退休,年过半百,带着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与期盼,踏上了前往广东的旅程。一踏入儿子的家门,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而这份温暖更被儿媳妇亲手准备的一桌丰盛菜肴推向了高潮。但让言大姐始料未及的是,这些在广东人眼中视为珍馐的美味,对她而言,却似乎少了些家乡的厚重与熟悉。

第一道菜上桌,是鲍鱼片拌青瓜。晶莹剔透的鲍鱼肉片被细心地切成薄片,与翠绿的黄瓜丝交织在一起,淋上特制的酱汁,色泽清新,入口先是黄瓜的爽脆,随后是鲍鱼独有的Q弹与海洋的鲜甜,两者在口中完美融合,清新而不腻。但在言大姐看来,这份清爽似乎少了些她所习惯的热烈与浓郁。

紧接着,腰花炒青椒上桌,红绿相间,煞是好看。腰花经过精心处理,去除了腥味,每一片都切成了漂亮的花刀,与细切的青椒丝一同快速翻炒,保留了食材最原始的脆嫩与鲜甜,口感层次丰富,开胃解腻。然而,言大姐却轻皱眉头,觉得这道菜虽脆却不够“实在”,少了些她钟爱的厚重油脂香。

蒸鸡蛋羹中加入了鲜虾仁,金黄中点缀着粉嫩,轻轻一舀,蛋羹如丝般顺滑,虾仁的鲜美与蛋香交织,细腻中带着海洋的馈赠。虾肉饼则是另一番风味,豌豆的清新与葱花的香气融入其中,外皮煎得金黄酥脆,内里却保持着虾肉的鲜嫩多汁,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但这些在言大姐的味蕾上,似乎都只是浅尝辄止的过客,未能留下深刻印象。

鸡肉焖腐皮,这道菜让言大姐稍感欣慰。鸡肉炖得软烂,轻轻一抿即化,腐皮则充分吸收了鸡肉的精华,变得比肉还要美味,入口即化,香气四溢。但即便如此,言大姐仍觉得这份滋味过于温婉,少了她所渴望的热烈与直接。

蒸排骨,尤其是那陈皮的加入,让这道菜成为了争议的焦点。排骨肉质嫩滑,陈皮的香气巧妙地融入其中,去除了肉腥味,更添几分独特的风味。然而,对于不习惯陈皮独特风味的言大姐而言,这却成了一种难以接受的“怪味”。她不解,这个陈皮怎么可以做菜呢。

饭桌上,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轮流登场,最后以一盘翠绿的青菜作为收尾,简单却又不失雅致。这一桌饭,凝聚了儿媳妇满满的心意与对家的热爱,却在言大姐心中泛起了涟漪。网友却说她不识货,表示这样的陈皮起码七八十元一斤,很地道。他们说完,言大姐才恍然大悟,明白儿媳妇的苦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言大姐逐渐尝试去理解和接受这份来自广东的味觉盛宴。她开始尝试用另一种眼光去品味这些菜肴,去感受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与情感。最终,她发现,原来每一种味道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言大姐主动提起了那次“不识货”的经历,脸上洋溢着释怀的笑容。她说:“以前是我太固执了,总想着用家乡的口味去衡量一切。现在我才明白,每一种美食都是一方水土的精华,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珍惜。”这番话,不仅赢得了家人的掌声,也让网友们纷纷点赞,称赞她终于“识货”了。

校对 黄豪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