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别再瞎忌口!3种食物不能少,缺了肾脏更受伤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慢性肾病患者最容易踩的坑,就是一听说“忌口”就吓得啥都不敢吃,结果身体反而越来越差。很多人以为少吃点、清淡点,就能保住肾脏。可事实是,瞎忌口不仅没用,还可能让肾功能雪上加霜。

肾脏这东西,工作起来像个默默干活的“老黄牛”。它每天得过滤血液、排出废物、平衡水分和电解质,忙得不可开交。慢性肾病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很多人查体检才发现尿蛋白高了,或者肌酐悄悄上升。这时候,肾脏其实已经默默受损好一阵了。

患者一听“肾不好”,第一反应就是少吃,甚至不吃。他们觉得吃得越少,肾脏负担越轻。错!身体没营养,就像车没油,肾脏不仅没得到休息,反而得更卖力地干活。2023年国家肾病中心的数据说得清楚:61%的慢性肾病患者有营养不良的风险,蛋白质摄入不足排第一。

先说说蛋白质这事儿。很多人听说肾病不能吃肉、蛋,吓得连鸡蛋清都不敢碰。其实,优质蛋白是肾脏的“朋友”。像鸡蛋清、鱼肉、脱脂奶,这些蛋白吸收好,废物少,能帮身体维持肌肉,减少分解。2022年北大三院的研究发现,吃够优质蛋白的患者,肾功能下降速度比乱限制蛋白的慢了15%。

再聊聊钾元素,很多人一听“低钾饮食”就连香蕉、菠菜都不敢吃。这是个大误会。只有血钾高的人才需要严格限钾。正常情况下,适量吃点苹果、梨、蓝莓,不仅能稳血压,还能减轻肾脏压力。中国营养学会2021年的指导也说了,肾病患者吃水果蔬菜得看情况,不能一刀切。

还有粗粮的事儿。不少患者为了“减负”,只吃白米白面,把杂豆、燕麦全扔了。这么吃短期看没事,长期却害了肠道和肾脏。2021年复旦华山医院的研究发现,吃太精的患者,肠道菌群乱掉的风险高了3.2倍。肠道毒素一多,肾脏得加班清理,反而更累。

所以,慢性肾病的饮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吃得聪明。医生常说,肾脏不怕你吃,怕你乱吃。比如,每天饭里加点糙米、燕麦,占个两三成,就能帮肠道排毒,间接给肾脏减压。吃得精准,比吃得少强一百倍。

患者还有个毛病,就是一调整饮食就紧张,怕吃错一口就完了。这种焦虑本身就伤身,搞得内分泌乱糟糟,治疗效果也打折。其实,饮食不是跟肾脏对着干,而是跟它合作。医生给的不是禁食清单,而是一张适合你的“营养地图”。

最后问一句:你是不是也因为“忌口”把好东西都扔了?别慌,找医生聊聊,拿张适合你的“营养地图”,肾脏会比你更开心。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