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在拼好饭平台推出特供版黄焖鸡米饭,全国限量13.4万份,只在北京、宁波、绍兴等少数城市供应。
这款产品定价14.9元,配可乐的套餐也只要17.9元,刚上线时用优惠券甚至只要9.9元就能买到,甚至比肯德基一杯中杯百事可乐的价格还要低。
黄焖鸡本是源自济南的传统名吃,起源于鲁菜名店“吉玲园”,曾是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富榘喜爱的招牌菜,他称赞其为“上品之上,当为一绝”。如今最为人知的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其配方是创始人杨晓路的姥姥传下来的。
2011年开出第一家店,至今已在全球拥有超过6000家分店,遍布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多个国家。肯德基这款黄焖鸡米饭保持了最传统的味道:简单的香菇片配鸡肉,盖在半盒米饭上。唯一不同的是包装,为了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肯德基用的是类似全家桶的红白纸盒,上面写着“K记饭桶”。
肯德基这次推出的黄焖鸡米饭采取了全国限量13.4万份的策略,且只在部分城市供应。
这种限量发售的方式引发了消费者的抢购热潮,很多人表示买这款黄焖鸡需要拼手速、讲时机、靠信息差。肯德基为这款产品明确定位为“打工人实在饭”,直接提出三大卖点:“大饭量、大块肉、实在价”。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卖点中没有一句提到味道多丰富或用料多健康,完全是针对饱腹和性价比的实用主义诉求。甚至在宣传海报上,肯德基还用白底红字标注了“安心出品”的字样。
肯德基卖预制菜已经不是秘密,但为什么消费者对肯德基的预制菜接受度相对较高,而对其他一些品牌(如西贝)的预制菜却颇为抵制呢?
答案很简单:价格透明和预期管理。肯德基明明白白告诉你吃的就是预制菜,而且价格也不算高。相比之下,一些中式餐厅虽然使用了预制菜,却试图掩盖这一事实,以现炒现做的价格销售。消费者不是真的讨厌预制菜,而是讨厌难吃、还不知道哪个小作坊解冻复热的预制菜。
肯德基至少有一个国际知名品牌的口碑为你做保障,消费者知道做出这个饭的后厨是能在地图上搜索到的。
肯德基推出黄焖鸡米饭的背后,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拌饭市场。拌饭已经成为典型的龙头企业竞技场。被称为“东北麦当劳”的米村拌饭,从2015到2022年,八年时间门店数量从7家增长到593家。
到2023年,全国餐饮都在谨慎前行的时候,米村拌饭反而加速扩张,把第1000家门店开到了上海。2024年,米村拌饭继续扩张,目前已经在全国超过1800家店,而且都是直营开店。做到这一成绩,老乡鸡用了18年,乡村基用了24年。而米村拌饭只用了9年。
当前拌饭市场大致有四个梯队:1800+店的米村拌饭属第一梯队,朴大叔、米悦、谢宝林等品牌属第二梯队,区域型小连锁为第三梯队。而观望已久的跨界大佬如海底捞拌饭、西塔老太太拌饭等则构成第四梯队。
肯德基推出14.9元的黄焖鸡米饭,其实是餐饮行业低价竞争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低价套餐层出不穷且价格不断下探。
肯德基有9.9元汉堡、麦当劳10元选2件、德克士9.9元任选2件、喜茶最低4块一杯。各种低价点单攻略也刷屏社交平台:3元拌饭自助、9元一碗和府捞面、海底捞8件套等等。
低价策略确实带来了订单量和客流量的提升。汉堡王9.9元吃堡活动上线3个月售出了超18万份。百胜中国的“疯狂星期四”推动星期四的销售额比其他营业时段高出50%。
然而,品牌们一边卖得热闹,另一边却“有苦难言”。2024年第一季度,百胜中国的经营利润和利润率均有所回落,落得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净利同比下滑的表现。百胜中国将肯德基和必胜客的利润率下降都归咎于“增加了高性价比产品来推动客流量增长”。
肯德基曾经大力发展过预制菜业务。2020年,肯德基注册了“KAIFENGCAI”的商标,推出了一系列与“鸡”相关的预制产品。
2021年6月,肯德基自在厨房对产品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鸡架、鸡米花、蛋挞等。资料显示,蛋挞、披萨一类的烘焙半成品在淘宝平台的销售额一个月就高达600万。
然而到了2024年11月15日,肯德基所在的自在厨房网上门店关闭,肯德基APP商城和小程序中也找不到相关产品。肯德基基本舍弃了这块曾经的“新宠”。消费者对肯德基速冻食品的评价褒贬不一。
很多人反映在家加热后口感还是和去店里购买的有差别。网友吐槽:“本来就贵又难吃,还卖自家的预产产品,能有多好吃”。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成了2024年餐饮行业预制菜低迷的重要原因。“老乡鸡”、“海底捞”“西贝”等知名连锁品牌,纷纷宣布准备控制预制菜比例。
肯德基的黄焖鸡米饭或许不久后也会下架,成为又一个被追忆的“白月光”。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不是拒绝预制菜,而是拒绝以现炒的价格卖预制的菜,不是拒绝标准化,而是拒绝不透明。
外卖平台上的黄焖鸡仍然琳琅满目,但肯德基的红白纸盒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至少你知道,这份黄焖鸡来自一个能够追溯的地方。
作者:李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