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麦,这小小一口的美食,咋就南北差别那么大呢?北方一口咬下去,满嘴羊肉香,南方却吃出糯米和海鲜的鲜甜。同样叫烧麦,味道却像隔了座山,馅料、做法、吃法都不一样,简直像两个世界!
北方烧麦,主角就是肉,尤其是羊肉大葱馅儿。咬一口,皮薄得像纸,肉汁在嘴里爆开,香得让人眯眼。我老家山东临清,有家老字号烧麦馆,开了几十年,羊肉烧麦是招牌。每天早上,店里挤满人,热气腾腾的蒸笼端上来,烧麦摆在盘子里,顶上开花,像个小石榴,晶莹剔透,看着就馋。
做北方烧麦,讲究的是实在。面皮擀得薄,馅儿塞得满满当当,羊肉得新鲜,葱得切得细。蒸好后,肉香和葱香混在一起,一口下去,暖乎乎的感觉直冲心窝。呼和浩特的烧麦更是出了名,羊肉味儿浓,带着点草原的豪放。北京的烧麦也差不了多少,继承了关外的做法,皮儿薄,馅儿大,吃着过瘾。
南方烧麦,画风完全不同,尤其是广式烧麦,讲究个精致。广东人爱喝早茶,烧麦是桌上常客。外皮透明得能看见里面的馅儿,捏得褶子整整齐齐,像件艺术品。馅料花样多,猪肉、虾仁、香菇、蟹黄,啥都能往里塞。吃一口,层次感特别强,鲜甜中带点嚼劲,让人舍不得咽下去。
江浙的烧麦又是另一番风味,糯米是主力军。糯米泡得软软的,混着胡萝卜丁、猪肉末,蒸出来黏糊糊又香喷喷。咬一口,糯米的软糯和肉的鲜香混在一起,味道独特。现在北方不少快餐店也开始卖这种糯米烧麦,比如我这儿的山东高唐,街头小店里全是这种南方风味的烧麦。问起羊肉大葱的传统烧麦,当地人反倒一脸懵。
烧麦的起源,得追溯到关外。呼和浩特是烧麦的老家,羊肉大葱馅儿从那儿传开,后来进了北京,成了老北京小吃的一员。北方烧麦做法简单粗犷,原料就地取材,羊肉多,牛肉也有,突出一个鲜字。过去,北方牧区羊肉多,烧麦就顺势用了羊肉,配上大葱,简单又好吃。
南方为啥烧麦风格变了?主要是食材和习惯不同。江南羊肉少,糯米、蔬菜、海鲜多,烧麦就跟着当地口味走了。江浙人爱吃糯食,烧麦里就加了糯米,软糯的口感更合胃口。广东人讲究精细,烧麦的外形和馅料都得花心思,蒸出来不仅好吃,还得漂亮,端上桌得让人先看花眼。
南北烧麦的差别,还体现在吃法上。北方人吃烧麦,喜欢配碗粥或者豆浆,早上吃一笼,干活都有劲儿。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把烧麦当早茶的一部分,配着茶慢慢品,讲究个慢悠悠的享受。江浙人吃烧麦,可能还会配点醋或者辣酱,口味更清爽。
烧麦这东西,虽然小,但背后是南北饮食文化的碰撞。北方重口味,追求食材本身的香;南方爱细腻,馅料和做法都得有层次感。数据上说,中国餐饮市场里,烧麦的消费量每年都在涨,尤其是南方风格的烧麦,占了快餐市场的三成。这说明,糯米烧麦已经不只是南方的专属,北方人也开始爱上了。
你更喜欢哪种烧麦?是北方羊肉大葱的豪爽,还是南方糯米海鲜的细腻?其实不管哪种,烧麦都用最简单的方式,把地方的味道装进一个小小的面团里。吃着它,仿佛能听见南北不同的风声。你家那儿的烧麦,又是啥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