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吃花生有讲究!医生提醒:这3点不注意等于白吃

50岁后,身体这台“精密仪器”开始需要更细致的保养。花生这个看似普通的坚果,其实藏着不少养生门道。有人吃了神清气爽,有人却越吃越难受,差别就在细节里。

一、花生里的营养密码

1、优质植物蛋白宝库

每100克花生含蛋白质25克,比鸡蛋还高。其中的精氨酸能促进血管舒张,对预防高血压有帮助。但要注意,花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最好搭配谷物一起吃。

2、脂肪酸的黄金比例

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超过50%,这种“好脂肪”能调节胆固醇。不过热量确实不低,10颗花生仁≈半碗米饭的热量,吃多照样长胖。

3、维生素E的天然来源

一把花生能满足成人每日维生素E需求的60%。这种强抗氧化剂能延缓细胞衰老,特别适合更年期女性。但维生素E是脂溶性的,空腹吃吸收率会打折扣。

二、这样吃花生才不浪费

1、带皮吃更有营养

花生红衣含白藜芦醇和铁质,水煮或炖汤时最好保留。但消化功能弱的老人可以去掉红衣,避免刺激肠胃。

2、控制“20颗法则”

中老年人每天吃15-20粒最合适,大概是一把空心拳的量。早餐搭配牛奶,或下午当零食,既扛饿又不会过量。

3、烹饪方式有讲究

水煮花生保留营养最完整,避免高温油炸产生有害物质。用空气炸锅180℃烤10分钟,既香脆又健康,比外面买的少油80%。

三、这些情况要当心

1、胆囊炎患者要忌口

花生中的脂肪需要胆汁消化,胆囊切除或发炎时吃可能引发疼痛。这类人群想吃的话,可以把花生打成浆,过滤后少量饮用。

2、痛风发作期要避开

花生嘌呤含量中等,急性发作期最好别碰。缓解期可以每天吃10粒左右,但要相应减少其他豆制品摄入。

3、血栓人群注意吃法

花生有轻微促凝血作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要控制量。建议选择生花生或水煮的,避免油炸花生米这类高油做法。

花生就像中老年人的“营养充电宝”,关键要会挑时候、懂搭配。血脂高的可以配点山楂,血糖高的建议在上午加餐时吃。记住再好的食物也要量力而行,毕竟养生这件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