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说不吃晚饭能减肥,还能更健康,真的是这样吗?65岁以上的老人,身体不像年轻人那么能折腾,盲目不吃晚饭可能让身体更脆弱。科学饮食才是关键,晚餐得吃对,才能让身体舒舒服服过一夜。
身体老了,代谢慢了,吸收营养的能力也下降了。晚餐不吃,身体夜里没能量,心脏跳动、大脑运转都会受影响。特别是有些老人有糖尿病,用着降糖药,晚上不吃饭,半夜可能头晕、出汗,甚至更严重的状况。
晚餐得清淡,不能吃太咸太辣。咸菜、腌制品吃多了,血压容易忽高忽低,时间长了跟中风、肾病脱不了干系。辣椒、油腻的大鱼大肉也不行,胃肠消化不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肚子还胀得难受。
老年人胃肠功能本来就弱,吃得太刺激,身体负担更重。清淡的晚餐,比如蒸鱼、煮青菜、豆腐,能让身体轻松点。夜里胃肠不用超负荷干活,睡眠也能好一些。
蛋白质对老人太重要了,尤其是晚餐。很多人觉得肉吃多了血脂高,索性不吃,结果肌肉越来越少。肌肉少了,走路没劲,容易摔跤,免疫力也会下降,动不动就生病。
晚餐加点鱼肉、鸡肉、鸡蛋或者豆制品,就能补上身体需要的蛋白质。研究说,65岁以上的老人,晚餐吃点优质蛋白,能帮夜里修复肌肉,保持身体活力。别把蛋白质都堆在早饭午饭,晚上也得匀着点吃。
晚餐时间也很关键,不能拖到睡觉前才吃。太晚吃饭,食物在胃里堆着,容易反酸、睡不好。最好在睡前3小时吃完,量别太多,够身体用就行,这样既不饿肚子,也不会让胃肠太累。
不吃晚饭,晚上肚子咕咕叫,睡不着觉,心情也容易烦躁。长期下去,血压、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让人情绪低落。规律的晚餐,不仅养身体,还能让心情更稳定。
数据摆在这儿:晚餐缺蛋白质的老人,肌肉减少症的风险高得多,这病跟心衰、摔倒、骨折都有关。吃得太咸太油,容易得高血压、脑卒中。不吃晚饭的,夜里低血糖、营养不良的概率也高。
年轻人搞什么间歇性断食,身体能扛,胰岛素调节快。老人不行,代谢慢,胰岛功能弱,长时间不吃东西,身体容易乱套。别看网上那些养生法说得热闹,照搬到老人身上,风险大得很。
晚餐虽是一天里的一顿饭,作用却不小。吃对了,能帮老人少得病,身体更硬朗。健康这事儿,不靠跟风,靠的是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