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为了减重,我把白米饭、馒头、面条这类“快碳水”视作洪水猛兽,每天只敢啃着难嚼的全麦面包,嚼着没滋没味的燕麦片。三个月下来,体重没掉多少,情绪却先崩了——工作时总犯困,走两步就腿软,连最爱的跑步都提不起劲,甚至因为情绪低落偷偷囤过两次甜食,陷入“节食-暴食”的恶性循环。
直到一次体检,医生提醒我“碳水摄入不足,基础代谢在下降”,我才开始重新审视“快碳水”。抱着试试的心态,我在早餐加了一小碗白粥,午餐搭配半份杂粮饭和小半个白面馒头。没想到当天下午,大脑就像通了电,思路比往常清晰,下班还能绕着公园跑两圈,睡眠质量也悄悄变好了。
后来我慢慢摸索出规律:把快碳水放在运动前后吃——运动前半小时吃片全麦面包配香蕉,能让运动时更有劲儿;运动后吃一小碗杂酱面,既能快速补充糖原,又不会给肠胃添负担。日常三餐里,快碳水和慢碳水按1:2的比例搭配,比如早餐吃小半碗小米粥配一个鸡蛋,午餐用半份白米饭搭配大量蔬菜和瘦肉,晚餐偶尔用红薯、玉米替代部分主食。
就这样坚持半年,体重不知不觉掉了40斤,更惊喜的是,气色比以前好太多,再也没有过头晕乏力的情况,连同事都说我“状态越来越年轻”。原来减重从不是和某类食物“死磕”,而是找到身体需要的平衡。那些被我们误解的快碳水,其实是身体能量的“及时雨”,只要选对时间、控制好量,就能成为减重路上的好帮手,而不是绊脚石。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