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是我们小区的“养生明星”。每天早上,他准时吃两个水煮蛋,配一碗热乎乎的燕麦粥,七十多岁的人,精神头比年轻人还好。体检报告一出来,胆固醇正常,血压还降了点。他乐呵呵地说,以前他也怕鸡蛋,后来医生告诉他,这么想真是“错怪好蛋”了。
其实,鸡蛋被误会不是一天两天了。很多人觉得蛋黄里的胆固醇高,吃多了血管就得堵。可科学研究早就给鸡蛋“平反”了。蛋黄里的胆固醇确实存在,但它对身体的影响没那么大。正常人吃鸡蛋,身体会自己调节,不会让胆固醇堆积。
中国营养学会说了,健康成年人每天吃一个鸡蛋,每周6到7个,刚刚好。研究还发现,每周吃6到7个鸡蛋的人,心血管病的风险比吃得少的人还低。这数据一摆,谁还敢说鸡蛋是“健康杀手”?
蛋黄可不是“废物”。很多人为了“健康”,只吃蛋白,蛋黄直接扔掉。这就像把西瓜瓤丢了,只啃皮。蛋黄里有卵磷脂、叶黄素、维生素B群,还有个叫胆碱的“宝贝”,能帮血管“清垃圾”,还能抗炎。长期不吃蛋黄,身体少了这些营养,心脏反倒可能“吃亏”。
有一项研究,跟踪了50多万人,持续了10年。结果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的人,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都低了不少。尤其是咱们中国人,饮食里盐多油大,鸡蛋的优质蛋白能帮着平衡一下,血脂也更稳。
不过,鸡蛋也不是多吃就多好。有些人一天吃五六个鸡蛋,觉得能“补身体”。可蛋白质吃太多,肾脏得加班干活,尤其是肾功能不好的人,更得悠着点。鸡蛋最好煮着吃,煎炸的鸡蛋热量高,营养还容易跑光,等于“好蛋变坏蛋”。
说到吃鸡蛋,你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独家秘方”?是爱吃水煮蛋,还是煎蛋更香?欢迎留言说说你的吃法,咱们一起聊聊这颗小鸡蛋的大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