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患者一听“忌口”,就觉得自己啥都不能吃了,结果身体越“管”越差。真相是,饮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得吃得聪明。尤其是三种食物,缺了它们,肾脏反而更累。
很多人以为,肾病就得少吃点,少吃就不会给肾脏添麻烦。可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肾脏的工作不是“吃得少就轻松”,而是需要营养来支撑它的代谢。要是长期缺营养,身体会拆自己的肌肉来凑能量,这产生的废物反而让肾脏更忙。2023年国家肾病中心的数据显示,61%的肾病患者有营养不良风险,蛋白质不够是头号问题。
优质蛋白是第一种不能缺的食物。鸡蛋清、鱼肉、脱脂奶,这些都是好蛋白,吸收率高,废物少。它们能帮身体维持正常代谢,减少肌肉流失。要是不吃这些,身体就像“吃自己”,肾脏负担更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2年的研究发现,吃够优质蛋白的患者,肾功能下降速度比不吃慢了15%。吃得对,比吃得少管用。
第二种食物是富含钾的蔬果,比如香蕉、菠菜。很多人一听“肾病要低钾”,就把这些全扔了。其实,只有血钾高的人才需要严格限钾。早期肾病患者吃点低钾水果,像苹果、梨,反而能帮着稳血压,减轻肾脏压力。中国营养学会2021年的指导说,钾摄入得看个人情况,不能一刀切。适量吃点深色蔬果,还能抗氧化,保护肾脏。
第三种不能少的是粗粮杂豆。不少患者觉得精白米面最安全,粗粮杂豆全不碰。可这样一来,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就没了,这些可是肾脏抗炎的帮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1年的研究发现,吃低纤维食物的患者,肠道问题风险高3.2倍,毒素回流还会加重肾损伤。每天吃点糙米、燕麦,占到主食的三分之一,就能帮肾脏减负。
肾病患者为啥老掉进“少吃才安全”的坑?主要是因为一查资料,网上全是“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可光忌口不补营养,身体就像辆没油的车,跑着跑着就抛锚了。饮食得像给肾脏配个“营养套餐”,而不是啥都不给吃。
门诊里常看到患者因为怕吃错,吃饭都焦虑。光担心“吃错一步毁所有”,心情不好也会影响身体代谢。这其实也在悄悄伤肾。饮食管理不是让人害怕,而是要学会和肾脏“合作”。医生不是给你一张禁食单子,而是帮你画一张适合自己的营养图。
想想看,你得了肾病,医生告诉你每天可以吃点鱼、吃个苹果,甚至还能来点糙米饭,是不是比“啥都别吃”听着舒服?2023年的数据还显示,营养不良的肾病患者,肾功能下降速度比合理饮食的快1.7倍。吃得不好,肾脏更累,这不是吓唬人,是真事儿。
最后想说,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乱吃或者不吃。饮食不是控制,是合作。肾脏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你得给它点“工资”,让它干得更顺。别让“忌口”变成“断粮”,吃得对,肾脏才能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