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
明天就是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了。在流转的时光里,这一天积攒了不少有意思又藏着深意的传统习俗。其中,“吃三样,做一事” 格外值得我们放在心上,跟着这些习俗走,能给生活添些吉祥和安康,让我们用特别的方式过好这个六月。
先来说说要吃的三样东西。
第一样是手工面片。手工面片在北方可是很有代表性的传统面食,它没什么华丽的外表,却凭着自身的魅力,让好多人都爱上了它。
做手工面片不用多复杂的步骤,把面和好,擀成薄薄的一片,再用手随意揪成小块,丢进锅里煮熟就行。这看似简单的做法,其实藏着生活里的智慧。面片吃进嘴里,那独特的嚼劲和滑溜溜的口感混在一起,味道特别好。
而且,手工面片营养也不少,面粉里的碳水化合物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是很养人的主食。农历六月二十二日这天,一家人围在一块儿,自己动手做手工面片,然后一起吃,不光能享受到美食的快乐,还能在暖暖的氛围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深厚。这就像在说,生活也会像这面片一样,顺顺当当、圆圆满满的。
第二样是杂碎汤。杂碎汤满是烟火气,在不少地方都很受欢迎。它的食材挺丰富,一般会用牛、羊等牲畜的内脏,像肚子、肝脏、心脏这些,再配上新鲜的蔬菜,比如萝卜、粉条之类的。
慢慢熬煮之后,各种食材的味道融在一起,就成了一锅汤鲜、味美,有荤有素,还不油腻的杂碎汤。刚做好的杂碎汤冒着热气,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让人忍不住想尝尝。喝一口,浓浓的汤汁滑过喉咙,一下子就觉得全身都暖和了,能把夏天里藏在身体里的那点凉丝丝的感觉赶走。
在青海贵德县那边,农历六月二十二日是当地的拉夜会,也就是贵德六月会,这时候喝上一碗杂碎汤,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希望日子能像这汤一样,有滋有味,红红火火的。
第三样是尝新米饭。有些地方在农历六月二十二日有 “尝新” 的习俗,尝新米饭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这时候,早稻刚好成熟,新收的稻谷带着清新的稻香。
人们心里满是喜悦和感激,把新米做成米饭。新米饭吃起来软软糯糯的,香味也很特别,跟平时吃的米饭比起来,多了一份大自然的礼物和丰收的快乐。
这一天,摆上一桌子丰盛的菜,中间放一碗热气腾腾的新米饭,全家人坐在一起,先尝尝这新米,这是对之前辛苦劳动的肯定,也盼着以后能粮食丰收,生活过得富足。这种对食物和土地的尊重,藏着深厚的农耕文化,一代代传了下来。
接着说说要做的一事 ——听花儿。“花儿” 被称为大西北之魂,在甘肃、青海、宁夏这几个地方流传很广,是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多个民族一起创造、一起享用的文化宝贝。它的歌词像诗一样,经常把女性比作漂亮的花朵,所以叫 “花儿”。
在音乐风格上,“花儿” 融合了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又吸引人的旋律。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二日,青海贵德县一带会举办热闹的拉夜会,也就是贵德六月会,“花儿” 表演是其中的重要节目。来自各地的人聚在一起,听歌手们用响亮又高亢的声音,唱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向往、对自然的赞美。
听 “花儿” 不只是一场好听的盛宴,更是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的桥梁。在歌声里,人们能忘掉烦恼,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一起祈求生活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让这古老的民歌在时间里一直散发魅力。
农历六月二十二日的这些习俗,就像一个个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让我们在品尝美食、欣赏歌声的时候,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文化的力量。跟着这些习俗走,不只是为了吉祥安康,更是在传承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希望我们都能在这样的日子里,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温暖,开开心心地过好这个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