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菜摊无人问,超市高价菜却抢手,背后6个原因太现实

路边菜摊的老人推着三轮车,吆喝着卖菜,可年轻人却更爱去超市买菜,这是咋回事?明明菜都送到小区门口了,方便得很,可为啥就是没人光顾?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门道。

很多人觉得,超市买菜省事,品种多,一次买齐放冰箱慢慢吃。可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让年轻人绕开路边菜摊的,其实是几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咱们一个一个说清楚。

有些菜摊的老人,嘴上喊着“自家种的菜,没打农药”,听起来绿色又健康。可你仔细瞧,摊上的菜种类多得像个小超市,西红柿、黄瓜、茄子,啥都有,一卖就是一年四季。哪有自家菜园子能种这么多?其实不少菜是从批发市场进的,价格还跟超市差不多。时间长了,大家心里都有数,谁还愿意花冤枉钱?

更气人的是,有些摊主手脚不老实。你挑了半天,选了好菜,结果装袋时,摊主一转身,给你换成蔫巴的、坏的。回家一检查,菜叶子都黄了,想找摊主理论吧,又没证据。超市就不一样,员工给你装袋,犯不着为了几棵菜跟你玩心眼。这事儿一多,谁还敢在路边摊买?

还有件事,路边摊的秤总让人不放心。你看着摊主称菜,好像还多给了点,可回家一称,咋还少了二两?有的摊主用的是“八两秤”,看着一斤,其实才八两。超市的秤是统一标准的,称多少就是多少,省心多了。这缺斤少两的毛病,简直是路边摊的硬伤。

再说卫生问题。超市的菜干干净净,摆得整整齐齐,看着就舒服。路边摊的菜呢?直接堆在地上,灰尘、泥巴全沾上。有时候菜叶子上的泥巴多得离谱,洗都洗不下来。更别提有些摊主为了让菜看着“新鲜”,故意往上抹泥巴,增加重量。谁愿意买一堆泥巴回家?

价格上,路边摊也没啥优势。超市的菜虽然贵,但到了晚上经常打折,折扣还不小,正好赶上下班时间,买点打折菜多划算。路边摊的菜价呢?有时候比超市还高,买着一点不值。这账一算,年轻人自然跑去超市了。

还有件烦心事,就是“凑整”的套路。你说买半斤菜,摊主一称,给你装了两斤。你想要十块钱的菜,摊主硬给你称三十块钱的。你说不要那么多,摊主还不高兴,脸拉得老长,话里话外挤兑你。谁受得了这气?超市里哪有这毛病,想买多少买多少,没人强迫你。

说到这,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在路边摊买菜被坑过,还是觉得超市更靠谱?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这买菜的那些事儿!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