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丘刁镇的集市上,肉火烧的香气总能把人勾得挪不开脚。巷子深处,一个没招牌的小摊位,生意却火得不行。大叔在这摆摊35年,凭一手好手艺,硬是把6块钱一个的肉火烧,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食招牌。
大叔做火烧,手艺快得像表演。面团三两,馅儿一两半,全凭手感,分量准得不用称。他麻利地擀面、抹麻酱、包馅儿,一分钟能整出3个饼。看他忙活,动作行云流水,围观的人都忍不住啧啧称奇。摊子虽小,排队的却老长,大家都冲着这口香喷喷的火烧来。
肉火烧的馅儿全是真材实料。每天清晨,大叔挑早市最新鲜的猪肉,选膘薄的部位,手工切丁,绝不偷懒。加上章丘特有的长白葱,香得直钻鼻子。馅儿里还有韭菜、胡萝卜丁、咸菜沫,点缀点辣椒油,颜色好看,吃着更带劲。
火烧的做法有讲究,先烤后烧,缺一不可。四个烧炉一次能出48个饼,可这点量根本不够卖。中午还没到,摊子前就空了,连渣都不剩。大叔每周赶四个集市,忙得脚不沾地,可他乐在其中,笑呵呵地说:“能让大家吃上好火烧,累点也值!”
刚出炉的火烧,外皮焦酥,咬一口“沙沙”作响。里面的猪肉嫩滑不腻,肉汁在嘴里慢慢化开,香得让人停不下来。章丘人早餐爱吃这个,配上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脑,简直是满满的幸福感。路过的游客也忍不住买几个,边走边吃,舍不得放下。
做火烧看着简单,其实门道多。面团要揉得筋道,馅儿得现拌现包,火候还得拿捏得刚好。大叔35年如一日,天天早起备料,集市上忙到中午没空喝口水。有人问他累不累,他笑笑说:“干啥不得下功夫?吃的人开心,我就知足。”
章丘的肉火烧不只是个小吃,更是种生活的味道。集市上人来人往,摊位前热热闹闹,大家吃着火烧,聊着家常。这场景让人觉得,日子再忙,也总有口热乎的吃食能暖心暖胃。大叔的坚持,也让这小小火烧成了章丘的一张名片。
火烧好吃,背后是手艺人的心血。章丘人爱吃火烧,不光因为味道好,还因为这口吃食里有家乡的味儿。大叔用35年的时间,把一个小摊干成了传奇。吃着火烧,你是不是也能感觉到那份踏实和满足?
有人说,火烧这东西,全国各地都有,章丘的凭啥这么出名?答案就在大叔的摊子上。选料认真,做法地道,吃一口满嘴香,哪能不火?章丘的肉火烧,靠的不只是味道,还有一份实打实的用心。
吃火烧的时候,很多人会想起小时候。集市上吆喝声、香气四溢的画面,勾起了不少人的回忆。如今生活好了,火烧还是那个火烧,味道却让人觉得更珍贵。你小时候也吃过这种集市上的小吃吗?那味道,是不是也藏在你的记忆里?
火烧虽小,却能让人吃出幸福。大叔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干啥,只要用心,就能干出名堂。你觉得呢?下回逛集市,你会不会也想去尝尝这6块钱一个的肉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