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79岁大爷坚守老手艺,2元洋糖果子一出锅就抢光,你吃过吗?

南京街头,一位79岁的老爷爷还在小巷子里炸洋糖果子,2块钱一个,热腾腾刚出锅,咬一口外焦里软,满嘴糯米的香味。这手艺在南京已经快找不到了,老爷爷却坚持了三十多年,每天早上四点就起来磨糯米粉,纯手工做,一点不偷懒。摊子不大,摆在老城南的菜市场旁,周围都是老街老巷,充满了老南京的味道。

老爷爷的摊子在一条窄窄的小巷里,旁边就是热闹的菜市场。每天早上,买菜的大爷大妈路过,总会顺手买个洋糖果子,一边走一边吃。有的老顾客专门开车过来,就为了这口小时候的味道。摊子上除了洋糖果子,还有糍粑、白米糕和黑米糕,全是现做现卖,干干净净,闻着就让人流口水。

洋糖果子看着有点像细长的油条,但吃起来完全不一样。外皮炸得金黄酥脆,里面软糯弹牙,咬下去满嘴香。糯米粉是老爷爷自己磨的,纯手工一点不掺假。撒上薄薄一层糖粉,甜度刚刚好,不腻口,吃完一个还想再来一个。2块钱一个,价格便宜,分量还足,难怪排队的人那么多。

白米糕和黑米糕也好吃,2.5块钱一个,个头大得能顶一顿早饭。刚蒸出来的糕点冒着热气,切开里面有一层芝麻糖,甜香扑鼻。口感筋道有嚼劲,不像蛋糕那么松软,吃起来特别满足。很多人买了直接当早餐,拿在手里边走边吃,特别接地气。

老爷爷和老伴一起忙活,一个炸果子一个收钱,配合得像老搭档。老爷爷年纪大了,手脚却一点不慢,炸果子的时候动作麻利,脸上总是笑眯眯的。来买东西的人,不管是老顾客还是新面孔,他都热情招呼,让人觉得特别暖心。排队的时候,大家也不急,聊聊天,感觉就像回到小时候。

这摊子火了三十多年,靠的就是真材实料和老爷爷的坚持。洋糖果子用的是纯糯米粉,不加任何乱七八糟的东西。老爷爷说,现在市面上很多糯米制品都用机器做,味道差远了。他宁愿多花点时间,也要自己磨粉,自己调糖,就是想让大家吃到最正宗的味道。

摊子虽然小,却是个宝藏地。附近菜市场的人流量大,很多人买菜顺便就来这里吃点东西。早上七点到九点是高峰期,一锅洋糖果子刚出锅,眨眼就抢光了。有的年轻人专门拍视频发网上,夸这是“南京最后的良心小吃”。老爷爷看了笑得合不拢嘴,说没想到自己这点手艺还能上手机。

洋糖果子和成都的糖油果子有点像,但做法和味道完全是南京特色。成都的糖油果子偏圆,裹着厚厚的糖浆,吃起来甜度高。南京的洋糖果子是条状,糖粉撒得轻,甜味刚好解馋。有人爱多加点糖,有人就爱原味,摊子上总能按你的口味来。

老爷爷每天四点起床,磨粉、和面、炸果子,一忙就是一上午。老伴在一旁帮忙收钱、打包,两个人忙而不乱。问他们累不累,老爷爷笑着说,干了一辈子,习惯了。只要有人爱吃,他们就觉得值。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真让人觉得既感动又佩服。

这家摊子不只是卖吃的,更像是个老南京的记忆点。很多五六十岁的老顾客说,小时候一分钱就能买个洋糖果子,现在虽然涨到2块了,但味道一点没变。每次吃,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巷子里跑来跑去的光景。年轻人吃了也觉得新鲜,觉得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南京。

79岁的老爷爷还在坚守这份手艺,真的不容易。早上冷风吹,油锅烫手,他从没喊过累。有人劝他歇歇,享享清福,他却说,干活让他觉得活着有劲。年轻人看了都得竖大拇指,觉得这股子精神比啥都强。

这摊子火了这么多年,不光是因为味道好,更因为老爷爷的真心。糯米粉是他自己磨的,糖粉是他自己调的,连油锅的火候他都捏得准准的。吃着这口小吃,感觉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吃到了老一辈的手艺和坚持。南京老城南的巷子里,这摊子就像个活招牌,让人觉得老味道永远不会丢。

洋糖果子的味道,简单却让人忘不了。咬一口,外脆内软,甜而不腻,像是小时候的快乐。很多人吃着吃着就聊起了自己的童年,聊起了南京的老街老巷。这小吃不只是食物,更是种情怀,勾起了大家对过去的回忆。

老爷爷的摊子还在那儿,每天早上照常开张。想吃正宗洋糖果子,就得早点去,晚了可就卖完了。你去过老城南吗?那儿还有啥让你忘不了的味道?下回路过,不妨去尝尝,看看能不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份回忆。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