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出门,感觉空气都烫脸!早上七八点的太阳都觉得热,厨房里忙活一会儿,衣服都能全湿透。(妈妈们夏天做饭辛苦了~)
出汗多,身体里的水分(津液)加速流失。贪凉喝冷饮、吹空调,不知不觉寒湿悄悄往身体里钻。加上暑热耗气,整个人总是觉得懒洋洋、没力气、心也慌慌的。
老话说「夏养三伏」!这大热天儿,身体其实处在一种“外热内虚”的状态,消耗特别大。光喝水解渴还不够,更需要适时地“补养”回来!
今天给大家分享3种适合三伏天的水果吃法,帮我们补回耗散的气血津液,顺便把悄悄溜进来的寒湿赶出去,舒舒服服度过夏天~
1
荔枝银耳羹:空调房里的“驱寒补血小甜水”
在空调房呆久了,总觉得手脚凉、四肢沉,喝点冰水胃反酸,但是一到外面又热得使劲冒汗…典型的「外热内寒」!
大多数水果都偏寒凉,而荔枝是难得的“阳气水果”,就像个“小太阳”能驱散体内的寒气。还富含铁(大约是苹果的3倍),对补气血很有帮助。
搭配银耳滋阴润燥还能把津液补回来,红枣的甘补,这碗羹喝下去,温温润润的,脾胃超舒服~
【食材】
荔枝8颗(去核)、银耳半朵、红枣4颗(去核)、玫瑰花2-3朵(可选,增加香气、疏肝)
【做法】
1. 银耳泡软撕小块(越碎越容易出胶)+红枣+清水小火煮30-40分钟,煮到银耳出胶糯糯的。
2. 加入去核荔枝,再煮5分钟左右关火,撒玫瑰花,闷3分钟即可。温热着喝最好!
沐沐小技巧:怕荔枝上火?煮之前把果肉用淡盐水泡个10分钟,会好很多哦。
2
桂圆茯苓饮:补充气血,宁心神
三伏天出汗多,感觉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一样?稍微干点啥就心慌气短、容易累(汗出太多耗气血),晚上还睡不踏实(易醒、多梦)... 夏天出汗多,气血津液消耗大,心也容易不安。
桂圆(龙眼干)性子平和,是传统的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好东西。血足了,津液自然也能跟上。
茯苓是祛湿健脾的能手,桑葚滋阴养血,红枣补中益气。这个组合喝几天,你会感觉那股子“虚”劲儿缓过来了,精神头足点儿,睡眠也更安稳。
【食材】
桂圆干8颗、茯苓10g、桑葚干10粒、红枣2颗(去核)、水1.2L
【做法】
1. 桂圆、茯苓块(用勺子背稍微压碎点更好煮透)、红枣加水,用养生壶花茶模式煮20分钟。茯苓祛湿是灵魂,压碎更出效!
2. 加入桑葚干,再煮5分钟。滤出汤水饮用,煮过的茯苓块其实是可以嚼着吃的,祛湿效果更好,口感像没啥味的芋头。
沐沐小贴士:茯苓煮前压一压,有效成分更容易煮出来。感觉湿气重、身体沉的朋友茯苓渣可以直接吃~
3
陈皮桃子汤:喝水不解渴?这碗“润燥水”超舒服
总觉得嗓子干、喝水也不解渴(津液不足);或胃口不太好、肚子胀胀的、大便不太爽利(脾胃有湿浊);气色有点暗淡的朋友,试试这碗汤!
桃子温和滋润,不凉不燥!古人夸桃子能“生津涤热”。它汁水丰盈,甘酸的口感,能快速补充津液,缓解夏天的燥热感,嗓子干痒也能舒服点。
老一辈人都说“桃养人”,它的铁和维C对改善气色也有帮助。配上理气健脾、专门化解脾胃“堵车”(湿浊、胀气)的陈皮,简直绝配!一个润燥补水,一个疏通排湿浊,尤其适合脾胃弱、容易胀、大便黏的朋友。
【食材】桃子1个、陈皮3g、清水800ml
【做法】
1. 桃子洗净、去皮切小块,陈皮泡软(醒皮去白瓤)备用。
2. 食材+水放养生壶里,选果茶模式煮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晾温后倒入蜂蜜,加点薄荷叶更清爽~
沐沐小贴士:脾胃弱的朋友可以试试把桃子蒸软了吃,肚子更舒服、更温和。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