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鸡腿?食物“盲盒”3折?北京餐饮减损新规落地!

  北京烹饪协会牵头起草的《餐饮行业食品减损技术指南》地方标准本月起正式实施。该《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行为,减少食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损耗,推动餐饮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其中提出,餐饮机构宜通过食物捐赠、打折促销等方式对剩余食品进行处置。

  在《指南》实施前,不少餐饮相关企业平台已经在“食品减损”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比如,一些外卖平台推出剩食盲盒,一些超市推出临期食品打折,还有一些连锁快餐企业设置了食物驿站。

  在肯德基前门餐厅,进门处摆放着一个立式冰柜,不时有消费者来这里免费领取食物。磨砂柜门上贴有“珍惜食物反对浪费”、“不定时供应”、“合理领取”等字样。同时,在明显位置还贴有食品安全提示,包括“非即食食品,需重新加热、烧熟热透方可食用”、“食物只可当天食用,且只可复热一次”等内容。冰柜内每份产品的包装袋上,还都标明了存入日期和食用指引信息。

  据介绍,这些食物虽然过了最佳赏味期,但食品安全是有保障的。以炸鸡为例,最佳赏味期是9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可能会因为水分的流失影响口感,但是在食品安全范围内可以食用,这样的食品门店就会放入驿站,如果这些食物当天未被拿取,门店才会进行废弃处理。

  目前,在北京地区,共有20家肯德基门店内设有“食物驿站”,各门店会将当日未售出但仍在保质期内的余量食物,如原味鸡、烤翅、薯饼等,进行密封包装后放入冰箱,供有需要的市民免费领取。

  除了肯德基食物驿站这种公益模式,一批以“剩余食物盲盒”方式处理余量食物的线上平台,也在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这些平台与面包店、轻食店、咖啡馆等合作,将当日未售完的临期食品以盲盒形式低价出售。以“惜食魔法袋”小程序为例,盲盒大约在每天傍晚或晚上开售,有面包、糕点、熟食、寿司等各类食品,价格基本是原价三折左右。通过“惜食魔法袋”小程序订购盲盒后,消费者需在约定时间内到指定门店自取。

  商超限时打折,各超市的晚间打折成为年轻人“薅羊毛”的热门场景。在北京,物美、七鲜、永辉、fudi、盒马等多家连锁超市,每晚8点后,熟食区、烘焙区、蔬果区的商品都开始以3折至7折的价格促销。晚上8点,记者来到位于大兴区林校路街道的一家物美超市看到,柜台内的现制熟食、主食、寿司、豆制品、鲜切水果等食品已经开始打折销售,吸引不少消费者选购。

  据工作人员介绍,门店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动态出清系统,根据商品生产时间实时调价,比如,熟食每晚20点后8折、21点后7折,现切水果则是4小时后8折、6小时后6折、8小时后下架,如此一来,既避免了浪费,又保障了消费者买得新鲜、吃得安心。

  为避免外卖环节食品浪费,《指南》提出,餐饮服务提供者宜在外卖平台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餐品规格、风味、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合理设置套餐组合和起送价格,避免捆绑营销,不宜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此外,指南还在餐前准备和用餐服务方面也提出要求和倡议。

  转自BRTV新闻(记者:赵静、张梦瑶)

来源:北京新闻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