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家地道的巴基斯坦餐厅,老板一位“不安分”安徽阿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玉环

在杭州下沙大学城,有家巴基斯坦风味餐厅,许多外国人吃了都直呼“地道”,但老板兼厨师却是一位“地道”的安徽阿姨——她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外餐烹饪培训,硬是凭借着20年的坚持以及和顾客的交流反馈,练就了这身本领。

这位阿姨叫江银凤,是位热心肠的老板,所有来店用餐的熟客都亲切地喊她“江阿姨”,于是她索性把店名也改成了“江阿姨”。许多人到店里用餐,都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有的外国客人甚至会说“这是我在中国的第二个家”;还有做外贸的老板,会专门在她店里安排招待外宾,并借此顺利拿下了千万订单。

“这些都让我觉得做这件事很有意义,也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江阿姨说,她想把这份“made in china”的跨国美食,分享给更多的中外朋友。

江阿姨 受访者提供

因为留学生的一次party

濒临倒闭的餐馆迎来转机

江阿姨说,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总想着“闯一闯、拼一拼”。

初中毕业后,她便开始创业,在村里开了个杂货店。“那时候跟着父亲学做生意,他总教导我要‘待人以诚’,这四个字我记了一辈子。”

杂货店开了没多久,“不安分”的她和丈夫一起又去了沈阳,先是在工厂打工,后来开了餐馆。

“因为自己是刚入行的‘小白’,店铺总找不到合适的定位,雇的厨师也不是很满意,所以效益一直不好,本来都打算不干了。”江阿姨说,当时,她的店铺开在沈阳医学院旁,那里有不少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留学生,因为这些国家到中国学医的人特别多。

有到店里用过餐的留学生,得知了江阿姨要关店的消息,觉得非常可惜,一直劝她继续开下去。

原来,这些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信仰,所以在饮食上也会有一些不同的要求。所以每次到店里用餐,就会麻烦江阿姨“开小灶”,做一些自己能吃到食物,而热心的江阿姨也总是一口答应并做到。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能吃的餐厅,你可不能关啊!”看着言辞恳切的孩子们,江阿姨有点动摇了。

有留学生还用实际行动来帮江阿姨,给她拉来了一个单子,要借她的餐厅办个party,邀请全班同学一起参加。那天,江阿姨帮着孩子们一起洗菜切菜做菜,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外餐烹饪,窥见了其中的窍门。

“要么把餐厅继续开下去,就专门做外国风味好了。”彼时,江阿姨萌生了这个想法。

江阿姨在老店铺和外国客人合影 受访者提供

“硬着头皮”做外国餐厅

没想到突然爆火

2003年,江阿姨把中餐馆改成了外国风味餐厅。

“我们做过很多尝试,给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做菜,包括摩洛哥、坦桑尼亚等,最后选择了做印度菜,因为它使用的食材比较健康,比如配料里的洋葱、西红柿能促消化和养颜。”

不过,毫无基础的江阿姨,要从零开始做一家外国风味餐厅,难度可想而知,但她也有自己的办法。

首先,要解决和留学生的交流问题。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且从未出过国门,但江阿姨却自学英语,能与客人基本实现无障碍交流。

“以前没有翻译软件,全靠硬着头皮和客人交流,现在微信就能翻译,但我还是喜欢直接沟通,这样客人会觉得被尊重。”她说。

然后,是怎么做出地道的外国菜。“我特别会察言观色,在客人吃完了后,就会问一下感觉怎么样,如果有哪道菜剩了很多,也会着重关注一下,他们也都会告诉我,为什么不喜欢吃这道菜。”

就这样一遍遍的问,一点点的试,一步步的调整,江阿姨做出来的印度菜,越来越地道了。很快,她的餐厅便在留学生圈里传开了,生意越来越好。

后来,沈阳当地的报纸、电视台也关注到这家小店,做了许多报道,江阿姨的店铺也吸引了不少中国客人的到访。

江阿姨和中外客人合影 受访者提供

在杭州重新启航

她还做起了短视频

2023年,因为孩子在杭州工作,为了家人能够团聚,江阿姨决定把店铺开到杭州来。

放弃已经非常红火的小店,再次从零开始,江阿姨其实也有顾虑。起初,她选择在浙江理工大学的食堂里重新开业,凭借着独特的菜品和热情的服务,很快,她的小店又火了,很多人慕名而来。不过因为开在学校食堂,外来的客人进出并不方便,江阿姨觉得有点对不住大家。去年8月,她便开了这家小店。

小店布置的很用心,异域风情的装修风格,配搭叮当作响的铜制餐具,让人仿佛置身国外。

餐厅主打的菜系也有了变化,从印度菜变成了巴基斯坦菜。江阿姨表示,其实这两个菜系本出同源,做这样的调整主要是为了差异化竞争,“杭州有不少做印度菜的餐馆,有些还请了印度厨师,但专门做巴基斯坦菜的没有。”

鸡肉马萨拉、咖喱饺、牛肉饼……翻开小店的菜单,里面罗列着五六十种巴基斯坦美食,让人目不暇接。价格也很实惠,店铺人均才50多元,比如招牌咖喱饺10元两个,这个价格从她在沈阳开店时就未曾改变。

江阿姨说,经过20多年的积累,自己会做的巴基斯坦菜,其实还不止这些,“外国人会做的,咱中国人也都能做,而且做的比他们更好吃。”

来自巴基斯坦的萨拉曼,尝过江阿姨的手艺后满口夸赞:“老板娘,味道很好,和我们在家吃的一模一样,谢谢。”

在江阿姨的在餐厅里,还有一面公益墙,热心地帮中外友人对接各种需求。外国学生找中文老师,中国企业寻外贸合作,她都积极帮忙。

如今,“不安分”的江阿姨又开始学习短视频拍摄和剪辑,在抖音和视频号上积累了不少粉丝,播放量最高的一条视频突破了31万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