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颖
潮新闻·钱江晚报推出社区食堂“食话实说”升级版后,每天都有读者留言,推荐家门口的社区食堂。
“不想点外卖的上班族,正在涌入社区食堂。”
“一杯咖啡钱,可以在社区食堂豪点三菜一汤……”
“不仅老年人需要食堂,年轻人也需要。”
要问现在年轻人都爱上哪儿吃饭?不少读者都在推荐社区食堂。事实上,在杭州,早已有不少年轻人争相打卡“网红”社区食堂,比如杭州萧山区城厢街道的“CHILL·食堂”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萧山首家青年友好型社区食堂,这家名字很潮的食堂已经成了附近青年人的“生活刚需”。
年轻人爱上去社区食堂吃饭
5月16日上午10点多,“CHILL·食堂”的餐台上整齐排列着刚出锅的菜品,小三鲜、干菜烧肉、红烧带鱼、莴笋小炒、酸菜毛豆……菜色有四、五十种,米饭和汤免费供应,选择挺丰富。
因为时间还早,食堂里主要以老年人为主。
在附近青年活动中心工作的裘女士,第一个进来点了一份午餐,酸辣土豆丝、水波鸡蛋羹、一份酸菜鱼,花了25元,“这里可选择的菜品很多,原来我们青年活动中心没有食堂,每次到饭点就得在周围找地方吃饭,有了这个社区食堂对我们打工人是个利好。”裘女士说,以往她在周边吃碗片儿川最少也要花16元,饮食比较单一,这里同样的价格,能换着花样点两三个菜。
记者 陈颖 摄
记者 陈颖 摄
“既不想吃预制菜,也不想点外卖。”另一位年轻顾客插话,这个社区食堂她来过好几次,一般荤菜菜品十几元左右,素菜也就几元钱,价格比较亲民,关键还干净,“社区食堂带有公益属性,都是新鲜现烧,环境也整洁。”
12点之后,社区食堂里的年轻面孔开始变多,有一个人的,有三三两两结伴的,也有小夫妻带着老人和孩子过来吃的。
“双休日来这边吃饭的年轻人还要多。”“CHILL·食堂”经理王忆用“爆满”来形容双休日的食堂,“基本一座难求。”
记者 陈颖 摄
记者 陈颖 摄
青年友好型社区食堂靠什么“圈粉”住年轻人?
这家社区食堂,处处可见青年友好的痕迹。
“菜品口味上,食堂每天提供的菜品超过40种,每周都会上新10道以上的新菜,针对年轻人的喜好,推出了辣味小炒、酸菜鱼等下饭菜。”王经理介绍,他们每天还会推出一款“活力久久”套餐,只需要9.9元,就能享受到一荤两素的搭配。
记者 陈颖 摄
食堂2块5一个的招牌大肉包同样深受欢迎,“个大肉多。”
另外,食堂还准备了不少萧山土菜,像小三鲜、白切鹅、红烧带鱼等是正宗的本帮口味,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就餐有不同的优惠。
至于小朋友们,家长可以在这里点小碗菜,一份只需要4-6元钱。“这样孩子们多吃几样也没有负担。” 王经理说,食堂适当配置一些鸡米花、鸡腿、糖醋小排等让孩子们吃得开心。
小碗菜。记者 陈颖 摄
“作为食堂运营方,施家八大碗在杭州范围共有17家食堂模式的门店,只有这家采用了蓝白色的简约装修风格,希望能够更贴年轻人的审美,食堂内既有适合朋友小聚的多人桌,也有适合独自用餐的单人桌。”王经理表示,他们还面向青年活动中心的教职员工和学员提供了专属优惠,让年轻人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社区食堂,用实力"圈粉"年轻群体。
在萧山城厢街道看来,“好好吃饭”不仅是青年人的生活刚需,更是对品质生活与归属感的期待。打造青年友好型社区食堂的核心理念,就是为年轻人提供一个价格实惠、环境舒适、交通便利的用餐场所,想通过“CHILL·食堂”让青年与城市在舌尖“双向奔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