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越要多吃肉?医生:过了50岁,这2种肉建议多吃

50岁后突然爱上红烧肉?别急着自责!最新研究发现,中老年人适当增加肉类摄入反而有益健康。但不是什么肉都能随便吃,选对品种才是关键。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颠覆认知的"食肉新主张"。

一、为什么50岁后反而要多吃肉?

1、肌肉流失加速

年过50,每年肌肉量以1-2%速度流失。优质蛋白质能有效延缓这个过程,预防肌少症。肉类中的完全蛋白含有人体所需全部必需氨基酸。

2、营养吸收率下降

消化功能减退让中老年人更难从植物性食物中获取足够营养。动物性食物的血红素铁吸收率是植物性食物的3倍,维生素B12也几乎只存在于动物食品中。

3、免疫力需要支撑

蛋白质是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原料。适当增加肉类摄入能帮助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这点在特殊时期尤为重要。

二、最适合中老年人的两种肉

1、深海鱼类

三文鱼、沙丁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能降低炎症反应。每周吃2-3次,每次100-150克,清蒸或油煎最佳。注意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

2、去皮禽肉

鸡胸肉、鸭胸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达20%。建议用炖煮方式烹调,搭配菌菇类更利于营养吸收。避免食用鸡皮和动物内脏。

三、这样吃肉更健康

1、控制总量

每日肉类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相当于一副扑克牌大小。红肉每周不超过500克,加工肉制品尽量少吃。

2、讲究搭配

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甜椒、西兰花)能促进铁吸收。避免与浓茶、咖啡同食,以免影响矿物质吸收。

3、注意烹调

多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少用烧烤、油炸。肉类要彻底煮熟,但避免长时间高温烹煮产生有害物质。

四、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1、痛风患者

需严格控制高嘌呤肉类摄入,选择嘌呤含量较低的鸡肉、鸭肉,每日不超过80克。

2、三高人群

优先选择鱼肉和禽肉,避免肥肉和肉皮。烹调时少放油盐,可用香草调料增加风味。

3、肾功能异常者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蛋白质总量,选择优质蛋白并均匀分配到各餐中。

记住这个口诀:"白肉优于红肉,鱼肉优于禽肉,蒸煮优于煎炸"。现在就开始调整餐桌上的肉类结构吧,让每一口肉都吃出健康来!下次逛菜市场,记得多往海鲜区和禽肉区转转哦。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