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慢节奏生活(散文)

本文转自:中国青年作家报

白丽霞

  周末,老爸正对着他那套紫砂壶行云流水地打圈冲水。茶漏网眼滤下的水珠在晨光里悬了两秒,才恋恋不舍地跌进白瓷茶船,发出极轻的“嗒”一声——这是属于老爸的晨课。

  厨房飘来文火慢炖的香气时,我正对着电脑处理工作邮件。老爸在土灶前翻动砂锅里的萝卜牛腩,松木柴火“噼啪”炸开火星,他却像在侍弄一件瓷器,用长柄木勺沿着罐壁缓缓搅动,让浓稠的汤汁裹住每一块牛腩。“高压锅炖出来的肉没魂。”他总这么说,蒸汽顺着粗陶罐的缝隙钻出来,在他鬓角的白霜上凝成细小的水珠。

  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深秋,我在作文里写道:“爸爸的汤是魔法。”那时他总在晚自习前给我盛一碗莲藕排骨汤,瓷勺碰到罐底会发出“当啷”的轻响,汤面上浮着几粒枸杞,像落进琥珀里的火星。现在想来,他哪里是在炖汤,分明是把整个下午的时光都熬进了瓦罐——挑拣藕节要选七孔的,焯水时必须用冷水下锅,连姜片都要切得厚薄均匀。当我在速食时代习惯了微波炉里的3分钟热饭,却在某个加班的深夜,突然想念老爸那口需要守着灶台两小时煨出的暖汤。

  上个月帮老爸整理书房,在旧笔记本里发现他的“时间账”:清晨6点到7点练太极,8点到9点侍弄花草,下午3点雷打不动的读报时间,连午睡都精确到45分钟。可这个把生活过成时刻表的人,却在面对我的催促时永远不慌不忙。送我去机场时,老爸会提前两小时出发,却在中途的老书店停下,说:“来都来了,看看有没有新书。”帮我修电脑时,老爸非要把机箱里的灰尘全部清理干净,还要认真地给散热风扇轴滴上几滴润滑油。

  “你太急了。”老爸总这样说。语气像他泡的陈年普洱,醇厚而绵长。以前我觉得这是效率低下,直到有次看他在阳台侍弄我从单位带回的那盆生病的茉莉,老爸拿起工具,剪去枯叶时要斜着45度下剪,浇水要绕着盆沿画圈,甚至对着枝叶轻轻吹气,说:“这样泥土才知道根在哪儿。”当那株几乎枯萎的植物在3个月后重新冒出新芽,我忽然懂得了老爸的慢——原来真正的生活从不是追赶时间,而是让时光在每一个当下静静流淌。

  暮色漫进阳台时,老爸的紫砂壶终于腾出了茶香。他往我杯里斟茶,茶汤在公道杯里划出一道琥珀色的弧线,液面的泡沫被老爸用茶盖轻轻拨去。“喝茶要等,等水温,等茶香,等心定……”老爸端起杯子时,眼睑上的皱纹盛着夕阳的光,像盛着半杯沉淀的光阴。

  在这个连网速都以毫秒计算的时代,老爸的慢节奏像一首不合时宜的老诗。可当我看着他在月光下修补旧藤椅,在晨光里数着紫砂壶的开片纹路,在骄阳下看蚂蚁行军,忽然明白那些被我们匆匆掠过的时光碎片,原来都藏着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老爸的生活方式告诉我,或许真正的奢侈,从来不是追赶时间的速度,而是像他那样,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酿成一壶值得慢慢品味的老茶,让它那自然的香蕴缓缓漫溢,分分秒秒地滋润着我们。

  见习编辑:赵小萱

  责任编辑:周伟


(美食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4月29日 17:05[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