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的家庭生活很幸福,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中医,一切的转变都因为在我4年级的时候,爸爸被检查出来的了脑胶质瘤,医生说这个疾病,目前病因不明,但是可能和爸爸平时工作经常长时间打电话有关系。并且,这个病的生存率不乐观,5年生存率极低,让我们有个思想准备。手术过后,妈妈用自己的中医学知识悉心照料,一直在给爸爸调理身体,在前后经历了2次开颅手术后,爸爸也看到我考上了大学。
我爸爸以前是个很厉害的城市规划师,但是现在因为生病,没有办法更好的从事这份工作,所以我选择“子承父业”到南京林业大学学习园林,想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光发热。时至今日,我还记得2010年,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去南京上大学的情景。现在想想,要不是因为妈妈常年用中药和药膳给我爸爸调理身体,我爸爸大概是没有机会看到我考上大学,更不要奢望他还送我到南京去读书,要知道距离他确诊脑胶质瘤,已经过去8年了。
大学期间,我深深爱上了南京这个城市,所以决定留在南京继续深造,大三那年的暑假我没有回家,而是留校备战考研,直到寒假我才回家。出了机场的那一刻,我看到了爸爸杵着拐杖到机场来接我,我料定他一定是因为太想我了,所以等不及我回家。但是,这时候妈妈迎上来说,和你说件事,你不要难过。“你爸爸的脑瘤复发了,所以,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到机场接你了”。我很难过,所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书我不读了,考上也不读了,我要回家多陪陪爸爸,但是爸爸说,女孩子多读书是好的,如果能考上,他还是希望我能把书念完。
后来,我的考研成绩下来了,可以在南京完成学业,或者选择调剂回云南,我果断选择了后者,马上联系了云南的学校回来读书。2015年,在我研一的上半学期的那个冬天,爸爸还是因为病情的加重,住进了医院。这时候他已经慢慢失去了语言功能,吞咽功能以及活动功能,所以我和妈妈请了一个护工24小时陪护他。因为病情的加重,普通鼻饲饮食满足不了爸爸的身体需要,所以我们联系了医院的营养科给他配置营养液,我记得,当时医生配置的饮食一袋有500ml,每餐需要吃750ml,但是对于爸爸来说,这个量已经超过了他能承受的极限,所以鼻饲还没全部打到胃里,他就吐了,发生了剧烈的呛咳。所以第二天,我去找营养科的医生问,我说:医生,我爸爸吃不下你开的营养液,你能不能帮忙调整一下,他这样呛咳容易诱发肺炎。医生说:可是他就是每餐需要这么多营养,吃不下我也没有办法呀。作为病患家属,我和妈妈很无奈,最终放弃了医院的营养液,我们自己买了豆浆机,把我们认为有营养的:豆子,肉,蔬菜,牛奶,甚至是补身体的中药一起打成糊状,每天我去上学的时候就给爸爸送到医院,这是我对营养最初的认识。
2016年,我完成了研究生学业,找了一家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公司就职,云南那个时候到处修公路,需要经常出差,少则三四天,多则一月,这段时间医院给爸爸下发的病危通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我心想,这样下去不行。2016年底,当时带我做高速景观设计的师父把我介绍到她朋友的活动策划公司,转行做平面设计,这样就不用经常出差,医院随叫随到。
2017年我就职的新活动策划公司,总共5个人,但是活动很多,老板也把我从一个平面设计师培养成了:从设计到策划到执行全都会六边形战士。同年,我们接到了一个百万级别的大活动——策划执行2017年的城市商业银行年会,这个活动从5月份就开始设计策划,11月份正式举办。但在8月份的时候,爸爸突发急性左心衰,永远的离开了我和妈妈。可是活动不等人,爸爸的头七,我就回家给他烧了纸,又马上回到工作岗位通宵,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巨大。虽然11月活动举办的非常顺利,但是我还是决定辞职,到广州去看看,散散心,同时也算是去外面感受一下大城市的氛围。
整个2018年,我在广州的一家4A级广告公司做项目经理,同样也是经常熬夜搞活动,最久的一次,我36小时没有休息过,身体情况也变差了,我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就是拼命工作然后身体不舒服再去看病么?所以我再次选择辞职,回云南,陪我妈妈的同时我也想转行。回来以后,妈妈用她的中医学知识给我调理了一段时间,我的身体就明显好了很多,所以我决定,就跟着妈妈师承中医吧,这是一个能干一辈子并且和健康相关得事业。所以2019年,我又背上了书包,回到了大学去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但是命运再一次给我开了个大玩笑,2019年底,新冠来了,所有学校禁止外部人员进入,大家开始上网课,我就没有办法在和小同学一起听课,而我始终没有放弃想要从事健康行业这个想法,就在这时候,我看到了营养师可以考证,而且营养作为一个新学科,没有中医这么晦涩难懂,更适合我。所以2019年到2020年,我用2年时间,看了和营养相关的书,考了一摞证书:ACI国际注册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等,我拿着这些证书,抱着一颗想要帮助更多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心,去外面找工作,但是我发现所有和营养师相关的岗位,和卖货都是深度捆绑的,哪怕是我后面找到了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在三甲医院做营养师,依然需要卖代餐。
2020年底开始,我进入到三甲医院做营养师,一开始被灌输的理念就是吃代餐的生酮饮食(用代餐代替主食,然后只吃肉和蔬菜)快速且高效,可以帮助很多备孕多囊的胖女孩以最短时间掉秤,实现她们做妈妈的梦想,可以帮助很多慢病人群,扭转病情。事实上也有很多人,在吃代餐生酮减肥之后确实瘦下来了,因为瘦下来,所以当上了妈妈,因为瘦下来,所以慢病得到了改善。但是,因为生酮饮食的简单粗暴,其中有部分人经历过生酮饮食后,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恢复饮食以后又迅速反弹,甚至比减肥之前还胖,这是我当时发现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让我开始反思的案例,我至今记忆犹新,是一个需要怀孕但患有多囊的20岁胖女孩,因为她的出现,我开始思考,变瘦是不是一定要吃代餐。在云南这个地方,很多家庭会凑十几万到医院做试管,然后会被生殖科的医生告知,必须要减重以后再做试管。2022年5月,一个20多岁到门诊的小姑娘和我说,医生我家经济条件很差,没多余的钱买代餐,但是如果我生不出孩子,我老公就不要我了,我家里人可能也不接受我,求求你,可不可以帮帮我。我心软了,我尝试用不吃代餐的方式给她减肥调理身体,当然她自己也非常努力,执行的很好,3个月时间,她减了12公斤,然后还自己怀上了宝宝。她在微信上给我写了好长的小作文表示感谢,我很感动,但是我也开始慢慢思考,用代餐生酮的减肥方式,真的是唯一的有效方法么。第三,就是一般我们强调生酮不可以超过3个月,不然会给肝肾带来巨大负担,从而影响健康。但是我发现很多人,一旦知道了不吃主食就能瘦以后,往往走进了错误的认知,反而影响了身体健康。作为一个想要传播健康生活观念的营养师,我发现用代餐生酮的这条路,并不是我想走的“道”!
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所以在我慢慢发现代餐生酮饮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时候,我自己也尝试了一下我们给患者开出去的生酮饮食膳食处方,执行起来是个什么样子。我发现当我自己开始生酮的时候,我确实吃不下很多肉,也无法顺畅的排便,这时候我才想起很多病人和我说:医生,我吃不下这么多肉怎么办的时候。我是这样回答我的病人的:可是你就是需要吃这么多,你吃不下我只能用其他东西给你替换,但还是要吃,不然吃不够减重效果不好,我也没办法啊!现在回想起来,这句话,不就是当时爸爸住进医院以后,开营养液的医生和我说的么?我当时都没有想过,病人听到我这样说,会有多么的无助。
我错了,这不是我的初心。我本来是想帮助更多的人,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让他们能快乐健康的生活,而我做的,完全就把营养学变成了一堆冷冰冰的数字,肉你要吃150g,蔬菜要吃130g,碳水不能超过50g,这不是生活。营养学应该是一门帮助大家获得美好生活的学科,而不是一堆冰冷的数字,所以我们更应该顺应身体需要,把营养更好的融入到日常的饮食习惯当中。我开始反思,我不想用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去告诉我的病人,你必须这么吃你才能瘦下来。
慢慢的,我不会再给所有人都推荐代餐生酮减肥了,但是这也不影响我的胖友们变瘦变美,甚至很多时候我不仅给她们指导饮食,还陪她们聊天,和我做朋友,心情变得愉悦起来。我见过太多人,身体本身去检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就是一直没有宝宝,从而变得非常焦虑,其实这和我们的心态也有非常大的关系,很多时候,只要放松一下,宝宝就会来。所以,这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心态,对于我们身体的影响有多么大,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环节。我的很多胖友给我做转介绍,推荐备注是“送子小能手”。这一刻我发现,营养师存在的意义,就是化身为众生通往美好的阶梯,我就是可以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人获得幸福和快乐。
2023年,即将32岁的我裸辞创业,成为了一名独立营养师,我的职业使命,就是要提高中国人的生命质量。我想告诉胖友,你可以不用任何产品,就是好好吃饭,慢慢调养身体,保持好的心情,也能变瘦变美。2024年,我是希盈健康的主理人,也有了上千个胖友。我经常告诉她们的就是,一定要多吃新鲜干净的食物,少吃包装袋加工食品和精加工食品,你是可以重新吃一个健康又美丽的自己出来的。只要你跟着营养师,做到吃好,喝好,睡好,保持好心情,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健康的瘦下来。
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也因为这个分事业帮助到了成千上万的人,这不就是生活的意义么。所以,今后我也将在这个行业继续发光发热,让更多的人,在经过我们营养师指导以后,能获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