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来了都得吃剩饭,最近爆火的“高中生抢饭”看得人气血都足了

人一旦上了班就变成了黑山老妖。

 

只有少数人在工作后还能生龙活虎,更多人下班走出公司大门时已经形容枯槁,头发是油的、眼皮是耷拉的,像黑山老妖一般急需吸入阳气、恢复精力。

 

因此治愈向内容永不过时,它也能解释为何最近网上逐渐出现的一种流行——

 

围观高中生第一视角食堂抢饭。

  

热门视频不乏数百万点赞,被大家感叹“看完后浑身都有劲了点,想立刻走楼梯下楼跑两圈”。

  

没刷到过的朋友可能有些想象不出,食堂抢饭有什么好看的,大家上学时应该都见识过。

 

哪怕自己没参与过,每个班通常都会有一两位同学热衷于下课铃响后第一个冲出班门、奔向食堂。

 

但如果我告诉你,一些高中生抢饭现场已经进阶为下图中的地狱级激烈级别呢。

 

不仅需要绝对的速度,更需要灵活的身法,才能从万军当中脱颖而出。

  

上一次见到类似需要俯身翻滚着进门的场景,还是在《釜山行》里。

 

食堂阿姨们每天都能体验丧尸电影主角的待遇,总有人跑向自己焦急着呐喊着想吃东西。

 

食堂阿姨视角

 

对纯饿的高中生们来说,大课间排队喊口号慢跑是虚假的跑操,那只是配合形式主义、集体主义的表演。

 

中午抢饭才是真正的跑操锻炼,不仅在奔跑中锻炼身体素质,更训练自己的竞争意识。

 

“提升一分、干倒千人”的口号太抽象,不如实践一次食堂抢饭,跑过一人、早30秒吃上饭的体验才更具体。

 

via @Xz

 

在着急抢饭的高中生们面前,校园里的“限速20”招牌从未如此无力。

  

这些高中生第一视角抢饭的视频,通常从赛前准备阶段就开始拍起。

 

下课铃响前三十秒,选手们会看似淡定、佯装寻常地给自己紧一紧鞋带。

 

并在臀部不离开凳子的状态下,默默把身子转向班级大门,以便待会能立刻起身,这是每个抢饭大王都会进行的微操。

 

via @YTO

 

如果碰上是老师不在的自习课,且坐在最后一排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的选手还会拉伸一下腿部韧带。

 

别质疑这么做能提升多少,竞技体育的胜负往往只在毫秒。

 

via @曼达

 

从“抢”这个字便可看出,它绝非寻常的食堂打饭运动,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下课铃响的瞬间,视频主人公们便会立刻弹射起步,这几乎是一个下意识动作。

 

via @Pan

 

在学校当老师的网友@JR,注意到班上有位男生抢饭速度惊人后把运动相机带去了学校,临近下课时给男生装上。

 

刚想解释一句“之前看你抢饭很快想拍一拍”,结果话才说一半,下课铃已经响起。

 

男生立即转身跑走不带丝毫犹豫,开门动作行云流水毫无停滞,徒留还没说完话的老师在原地发呆。

 

via @JR

 

不过这位老师不用难过,校长来了也是同样待遇。

 

@四川省眉山中学方发布的视频里,运动会闭幕仪式校领导说出“解散”二字的瞬间,抢占好最后一排位置的抢饭大军便已出动。

  

运动会看似结束了又没完全结束,跑步比赛仍在进行。

 

建议下次运动会直接把八百米跑的终点设立在食堂大门,同类项合并一下,一定更能激发学生们的潜力。

  

有的班级里抢饭大王是孤军奋战,手里攒着8张饭卡背负着整个小组的希望,只为拿下最受欢迎的鸡排饭。

 

有的班级则是全员饿人,铃响的瞬间全军出击。

 

同室操戈只在一瞬,两分钟后吃上饭了,咱们再坐下来继续同窗之谊。

  

江湖流传,大课间跑操最无力的人和中午吃饭跑的最快的人是同一批人。

 

他们在操场上是林黛玉,在食堂时是刘翔。

 

网上的高中生抢饭视频每一帧都令人惊叹,这到底是食堂放饭还是100米短跑全国赛。

 

via  @不会飞包

 

由于拍摄者自己也在高速移动,这些抢饭视频的画质通常不太清晰。

 

但模糊的画质也掩盖不了抢饭大王们力争第一个冲到食堂的决心,仅看双腿分叉的弧度、抬腿的高度,就能想见当事人用上了十成十的爆发力。

  

不得不感慨青春就是好啊,这身体弧度让打工人来做一定会老腰老腿同时抽筋。

 

感觉博尔特来了都只能吃个剩饭,苏炳添来了都只能9.83秒无缘食堂大鸡腿。

 

食堂阿姨:见我只是天才的门槛。

  

想想也合理,大家可都是赌上了丧失校园求偶权在战斗。

 

同时还背负着毕业多年后同学聚会,仍被形容为“当年一下课就冲去食堂吃饭那个人”的风险。

  

看到这一幕,突然理解了耐克的商标为什么会设计成对钩型。

 

抢饭大军:JUST DO IT .

  

评论区里,有家长看完视频后表示终于理解了自家孩子的一些想法。

 

明白了她为什么总念叨喜欢坐靠门第一排,那是离食堂最近的距离。

 

也明白了为什么中午十二点时会收到来自孩子智能手表的提醒:“宝贝在跑步中。”

 

via @亻Ke伈劫

 

抢饭大将们像研究竞技体育一般研究着如何更快一步。

 

分析学校地形,思考走哪条路线距离最近、路上遇上的人最少。

 

探索用什么姿势进行楼道过弯,既要把降速缩减到最小程度,还要不容易撞到人。

 

via @L

 

成功抢占食堂窗口第一名时,用的描述词都是“成功杀入食堂”

 

可以想象到,接下来抢饭大将们将要与排骨虾仁大鸡柳们之间,来一场只有你我的大厮杀。

  

爱看这类视频的网友们总结了一下,校服是黄色或蓝色的学校,似乎更容易出抢饭天才,出现频率很高。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蓝与黄本身就是校服常用色。

 

via @番茄炒蛋

 

能不能凭借抢饭技能保送清北还不确定,但有一所大学已经稳了可以作为保底——美团大学外卖系

  

不少网友也会疑惑,吃个饭而已、至于抢成这样吗?

 

这个问题很难给出确切答案,因为它既至于,又不至于。

 

说不至于,是因为常规速度当然有饭吃,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都是说说笑笑地走去食堂,抢饭不是必要举措。

 

而说至于,则是因为其中存在一些正当性充分的客观因素。

  

首先,网上多个热门抢饭视频主人公就读的学校,都属于占地面积偏大的类型。

 

抢饭主播们所在的教学楼通常是离食堂较远的那个,有的隔着一公里多的距离,有的还得穿过横跨马路的校内立交桥。

 

via @不会飞包

 

其他教学楼的学生可以近水楼台先得红烧肉,离得远的学生要是也想拥有同款,不得不快跑几步。

 

毕竟理论上越晚到食堂,得到的红烧肉里出现传奇coser姜老师的概率越大。

   

不得不说,其中不少学校食堂的菜色的确值得争抢。

 

via @不会飞包

 

这么一想,我高中时期没见过抢饭大军,只偶尔看到过几位抢饭孤勇者也是有原因的。

 

高中食堂就三四个窗口,其中能勉强评选出的最佳菜肴是鸡柳饼,到手永远发凉的饼里夹着糊满辣椒粉的预制鸡柳。

 

与抢饭视频里的菜品相比,鸡柳饼实在不值得为它练就博尔特冲刺。

 

via @L

 

除却食堂距离问题,很多同学在乎的并非最终能不能吃上饭,而是是否早点吃上。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叠加了长身体与学习两大人生任务的高中正是最容易饿的阶段。

 

网上有老师在食堂偶遇班上学生,每个人面前都堆着小山一般的大米饭。

 

via @直播南京

 

在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年纪里,不需要考虑碳水与热量为何物,16+8、轻断食等概念更是闻所未闻。

 

每一顿都可以快乐地奔着吃饱的目标痛快炫,且还能做到下一顿饭点前又饿了。

 

via @不喝冰水

 

许多高中生都认同校门仿佛存在什么特殊结界,在学校里总是特别容易饿,也特别难以忍受饿。

 

饭点前的最后一节课每看一眼时钟,每意识到一次时间流逝之缓慢,对吃饭的渴望都会放大一分。

  

有高中生网友描述学校午饭时的盛况:

 

“我们学校是一千多人,食堂窗口十二个,如果你不抢饭排队打饭需要十多分钟,这还是已经分流吃饭后的时长。”

 

十分钟的课间时间会嫌短,但饥饿状态下的十分钟则显得无比漫长。

 

不只是学生,有的年轻老师也忍不了加入了抢饭行列,网友@天斯基就记录过自己下课后第一个离开教室奔赴食堂的全过程。

 

via @天斯基

 

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们只能靠双腿跋涉,而他使用了“作弊”道具,骑上了小电动车。

 

轻松超越原本已经跑在最前头的抢饭大将,和机械相比血肉之躯还是太脆弱。

 

这何尝不算是给同学们上了一课,看看什么叫做“君子善假于物也”。

 

via @天斯基

 

但最后因“开挂”行为被无情制裁,校内禁止骑行。

  

不过哪怕没有饿、食堂距离远这些客观理由,高中生们热衷于抢饭也并不是难以理解的事。

 

只有成年人才需要为不顾形象的肆意奔跑找理由,给出逻辑严密的解释,青少年们不用。

 

随时随地跑起来,去争“食堂第一人”头衔,收获前后桌“算你厉害”的评价。

 

用尽全力做这些看似无价值的事,并从中轻易地获得快乐本就是少年人的特权。

 

《青春派》里林妙妙以广播室值班为借口,提前几分钟下课去食堂买鸡腿

 

那时候大家的大脑还没有被繁琐事项捆绑,变得像如今一般很难感受满足与喜悦。

 

能提前一分钟下课抢到爱吃的饭,就足以欢欣雀跃一整天。

 

via @好大一颗蟑螂药

 

评论区里许多人回忆过去,自己和同桌也曾经疯了一般地冲向食堂抢饭。

 

记得有一次奔跑过程中朋友不小心摔跤,她抬头第一句不是喊等等,而是大声喊“不要管我去排队”。

  

不过也有许多网友无情指出,视频里05后高中生们的生活,终究还是和上一代的自己不一样。

 

这些视频里的校园环境显然相对宽松开放,老师看到学生们跑向食堂只是笑着围观,一些视频甚至就是学校官号发布的。

 

在管理上也没有因为潜在的安全问题,选择用一纸命令禁止奔跑。

 

有的学校通过安排老师在楼梯口站岗,给抢饭军团们设了减速带,让学生们在通过楼梯时慢下来。

 

至于下课铃响后弹射起步冲向食堂,老师看到后一笑了之是理想结局。

 

不少人想了想这要发生在自己的学生生涯,更有可能发生的是老师冷笑一声对全班说:

 

“刚跑出去的xxx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就什么时候下课。”


(美食责编: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