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滁州日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不少人忽视了体育锻炼。适量科学的运动锻炼,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但同时也不要忽视在运动中保护自己,避免运动造成的伤害。
运动健身的作用有哪些?
1.缓解疲劳。
2.运动起助眠作用。
3.有助于戒烟、戒酒。
健身应注意什么?
1.选择适宜运动,合理制定运动方案。
2.穿着适宜运动的衣物和鞋袜。
3.注意运动场所和器械的安全使用。
4.运动前充分热身并进行动态拉伸。
5.运动中注意动作规范和运动保护。
6.运动后进行整理运动应包括静态拉伸动作。
疾病人群应当根据医生指导进行体育活动,如:
1.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运动,宜每天或隔天运动。
2.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头部朝下的运动等。
什么时候不适合运动?
1.进餐后不宜运动。
2.在不适当的地点运动会带来伤害。
3.不要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运动。
一天之中什么时候健身更好?
傍晚锻炼效果更好,开始可做舒缓运动,例如瑜伽、散步、太极;热身一定程度后,可跳舞或跑步。晚上锻炼与睡觉时间间隔应在2小时左右,至少不低于1小时。
运动后不宜做什么?
1.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不可大量饮水。剧烈运动时,体内盐分随大量的汗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甚至还会发生肌肉痉挛现象,大量饮水会使胃酸浓度降低,影响食物消化。
2.不要蹲坐休息。健身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肌体疲劳。严重时会产生重力性休克。
3.不要贪吃冷饮。若图一时凉快和解渴而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并诱发肠胃道疾病。所以,运动后不要立即贪吃大量冷饮,此时适宜补充少量的白开水或盐水。
4.不要立即吃饭。如果运动后急忙吃饭,可能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多种疾病。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