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了镇上的消费升级,除了300万开起来的店,另一个让我惊讶的是零食店。
一说到零食店,估计大家都有同感:现在突然冒出来很多,感觉他们要疯了。
这是一个内陆小镇上的零食店,一个十字路口,肉眼所及就有四家,几乎都是最好的位置。镇上就这么个路口人多些。
我开始以为零食店只在城市里有,没想到小镇上也被攻占了,而且速度如此之快,亮相如此强势。
以前,一个品类的兴起,从城市到小镇,往往可能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先从大城市开始,再到地级市,再到县城,最后是小镇,比如奶茶店炸鸡店汉堡店啥的,大部分品类可能到不了镇一级,因为镇一级人太少了,市场潜力有限。
零食店速度快了很多,去年席卷了一二三线城市,然后马上又到了县城和小镇上。
最关键的是,虽然他们是不同的品牌,但是他们又如此之像,都是黄色门头,都是最便宜的门头,就是打印出来的店名,连发光字都不要了,里面的产品也几乎相同,陈列相似,价格相近,口号相同:便宜,甚至活动也差不多,都是88折。。。
你说,这是啥现象?
是买临食的消费者突然增加了很多么,不是吧;是零食厂家的供应增加了很多么,也不是吧;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资本在搞圈地运动,这是主因;其次是很多人也跟风开店,热闹的地方就有人忍不住去凑热闹。查一查就知道,这个赛道的几个头部品牌都是几个亿几个亿的融资。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很多怪现象,就跟以前的共享单车一样,疯狂的时候市面上有一百个品牌,都长得差不多,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资本不傻,看中的是啥呢?我认为是效率,就是这种折扣店的运营效率。
我们去这些零食店,发现很多东西挺便宜的,比如矿泉水便利店超市都是2块一瓶,他们卖1.2,甚至卖1.1,特仑苏牛奶,超市便利店可能要五十多六十,他们只卖四十多。
这些是他们的引流品,所以便宜很多,其他的商品普遍也比超市便利店便宜个百分之十几。对顾客来说,这类标准品商品当然是哪里便宜去哪里买,这是这类店的核心优势。他们打的就是商超和便利店,从传统零售店那里抢顾客。开超市和便利店的老板这一两年应该感受到了一些压力的。
那为啥他们可以卖这么便宜呢?
原因是他们绕过了传统的经销商和批发商,直接找到厂家采购了。这样做一方面产品就少了各种加价环节,另一方面,厂家也少了各种销售费用,广告费用,愿意给最低价。
我这里放了一张图对比图,给各位看看传统的分销渠道和零食折扣店模式的效率差异:
而且这些新起来的零食折扣店有资本的加持,财大气粗,直接付现金,不赊账。
不赊账,厂家就不会有死账,而且也不会产生资金成本,这也是为什么零售店能拿到更低的采购价格的原因。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好的,同样的东西,价格更便宜了。最早期的一批折扣零食店,生意也很好,开店的老板也赚了钱的,所以,被资本看中了。
不过,这个对于现在进入这个生意的老板来说,一定要谨慎了。现在这个品类进入了群雄乱舞的春秋战国时期,僧多肉少,每个人虎视眈眈,饥肠辘辘。战乱时代,人命是不值钱的,爽的是权力拥有者。品牌商有资本养着,他们谈的是格局,谈的是改变未来,谈的是上市,你赚不赚钱他们未必放在心里,他们也没办法改变。前面提到的共享单车,现在能看到的就三四个品牌了,其他的98%的品牌销声匿迹了,绝大部分共享单车进了自行车坟场。
自行车可以进坟场,但是我们不要。
看到有位老板发的:
“跟我老家湖南一样,一开始有个**红零食加盟,野蛮扩张割韭菜,完全没有啥加盟店距离保护,导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这个加盟店,离得最近的不到二百米,狠隔了一波韭菜。这两年又冒出来一个零食*忙加盟店,又是这个套路,搞的现在老家那个小县级市就这两个品牌加起来就有”四五十家店,都没啥钱赚。”
还有位老板说:
“我家对面有家零食店开了十几年了,去年“**折扣零食*”来势汹汹,一个月内我们小县城就开了3家,找他和另一个零食店老板谈,让他们各拿50万加盟“**折扣零食”,把店名换掉,这两个老板都不理睬。结果“**折扣零食”就在他家旁边开了一家,总部贴钱,连续五天打5.8折,硬是把他挤倒了。
他和另一个零食店老板只好去找“**折扣零食”,“**折扣零食”让他们各拿100万在县城另两个地方又开了两家“**折扣零食*”。
前天晚上在他新店门口遇到他,聊天才知道这些,他一直在强调:资本太厉害,搞不过啊。”
看完以后,感觉就一个字: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