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献唱!第七届“粤韵同声”粤港澳粤曲展演在广州荔湾唱响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11月26日,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办,广州市荔湾区文化馆承办的第七届“粤韵同声”粤港澳粤曲展演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剧场举行。

作为2025年“岭南粤剧周”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展演汇聚了粤港澳三地粤曲演员同台献艺。展演以“粤韵湾区添新彩 同声共谱绘新章”为主题,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语境,以“中国曲艺之乡”荔湾的文化视角为切入点,传递粤港澳三地文化共融共生、协同共进的愿景。

粤港澳三地名家唱响粤韵

舞台上,既有梁玉嵘、黎骏声、曾慧、白燕飞等德艺双馨的业界大师坐镇压场,又有林颖施、陈妙莉等活力四射的青年演员挑梁主演,形成“老中青”三代同台、粤港澳三地同心的艺术矩阵,让粤韵薪火相传。

本次展演以“经典流芳”“薪火相传”“粤韵新声”三个篇章呈现。随着广东音乐曲艺团乐队奏响《得胜令》《狂欢》的旋律,展演正式拉开帷幕。

在经典流芳篇章,一曲《祭潇湘》以“乙反南音”诉说“宝黛阴阳”相隔的千古悲情,《帝女花之香夭》再现传世绝恋的凄美悲歌,《夜战马超》刚劲唱腔尽显粤曲张力,《雨打芭蕉》的清新灵动与《春郊试马》的欢快激昂无缝衔接。

在薪火相传篇章,一曲《虎门销烟》高歌家国情怀,《雨夜忆芳容》诉说深沉哀思,《五湖烟波侣》《白蛇传之盗仙草》尽显真情坚守。

在粤韵新声篇章,由12位演奏家带来的广东音乐组合《粤乐精品集锦》,以多元乐器组合重新编排经典旋律。《永庆坊的欢乐颂》勾勒市井烟火,定格老城市新活力的鲜活图景。最后,梁玉嵘深情唱响《湾区的荣光》,描绘出大湾区建设的壮阔愿景,传递粤港澳三地同胞携手共进的深厚情谊。

荔湾始终深耕粤剧粤曲文化土壤,还打造了“红豆生辉”“穗港澳粤剧日”等系列品牌活动,推出首届“粤剧粤曲+”创新大会,积极探索“传统艺术+现代载体”的融合发展路径。

粤港澳三地名家有话说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澳门曾慧粤剧团团长曾慧演唱了《五湖烟波侣》,这首粤曲对她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这首粤曲是香港知名粤剧粤曲创作者、作词人阮眉老师送给我的礼物,《五湖烟波侣》是她作词、我演唱的粤曲作品。这首作品是我首次在广州演唱。”

长期深耕于粤剧粤曲领域的曾慧认为,粤曲的群众性更广,无论是在剧场,还是公园等地方,都可以听见粤曲爱好者唱粤曲。在演唱的时候,表演者加上简单的动作,能把曲的意蕴表现出来。

曾慧致力于在澳门开展粤剧粤曲文化传播,“澳门有相关资助政策支持粤剧粤曲的学习者。希望以后有更多联动机会,让粤港澳三地粤剧粤曲表演者同台展演。”在演出手续办理方面,她希望粤港澳三地能构建便捷的审批流程,让精品演出顺利落地。

一级演员、广东音乐曲艺团著名粤曲演唱家、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梁玉嵘在当天演唱了《湾区的荣光》,“希望借此曲表达粤港澳联合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同心协力精神。”

“粤韵同声”粤港澳粤曲展演已举办了七届,梁玉嵘认为:“展演以粤曲为纽带,搭建三地文化交流桥梁。既深化粤港澳同根同源的文化共识、推动表演技艺与创作思路碰撞融合,又通过人才培养和品牌延续,为粤曲非遗活态传承注入新动能,助力人文湾区协同发展。”

香港颖施艺术中心主席、粤剧名伶、2025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林颖施在当天演唱了《虎门销烟》:“作为香港林氏禁毒大使,希望以创新编制的粤曲作品借古喻今,呼吁大众提高警惕、远离毒品。”

2024年年底,《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0年)》经广州市政府审议通过,经荔湾区政府印发。林颖施认为,粤剧粤曲的传承、传播需要文化地标和平台,“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的相关规划出台,有利于粤剧粤曲代代相传,也让市民游客有一个可以感知、了解粤剧粤曲的地方”。

作为青年粤剧粤曲表演者,林颖施的表演经验丰富,从广州荔湾到香港发展,她十分感谢父母当时对她在粤剧方面的培养。“在香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我能吸取不同的文化精髓,也有助于我向外国人传播粤剧文化。”目前,林颖施也积极增值自我,报读香港大学全球商业领袖课程,希望在商业领域探索粤剧粤曲传播的新方式。

此外,林颖施也敢于“破圈”,在时装秀演唱粤曲,与管弦乐队合作,“粤剧粤曲的相关活动越来越丰富,希望通过跨界合作,培养更多喜爱粤剧粤曲的观众群体。”

文 | 记者 马思泳

图 | 荔宣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