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网打卡到门庭渐凉,鸡排哥的流量狂欢为何戛然而止?

江西景德镇的街头,曾经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鸡排摊,如今排队的人少了大半;短视频平台上,“鸡排哥” 李俊永的相关视频,点赞量从百万跌到几万,直播间里的观众也稀稀拉拉。这场从九月开始的流量狂欢,终究慢慢凉了下来,而这位突然走红的摊主,也回到了最开始的生活节奏里。

谁能想到,一个在五中门口卖了 9 年鸡排的普通摊主,会因为几句 “段子” 火遍全网。“鸡排免费,塑料袋 6 块”“撒调料要匀,就像过日子得把精力分匀”,李俊永这些随口说的话,让买鸡排的过程变成了听脱口秀,也让他的 6 元鸡排成了 “网红单品”。他定的规矩也特别有意思:下午四点半后不接散户、学生买鸡排便宜 1 块、顾客得提前把塑料袋打开,这些事儿被网友拍下来发到网上,一下子就火了。

游客们从全国各地往景德镇跑,就为了买一份鸡排、跟他聊两句,甚至让景德镇北站的客流量都涨了 19%。他不仅成了景德镇的文旅推介官,还上了央视,去音乐节、陶瓷博览会出摊,四个小时就能卖一千份鸡排,那会儿的鸡排哥,妥妥是流量顶流。

但网红的热度从来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等网友们对 “鸡排哥金句”“鸡排家族” 的新鲜劲儿过了,流量自然就往下掉了。视频没人疯狂点赞了,直播间里的人也少了,那些专程来打卡的游客,也都回到了自己的生活里。其实这事儿也不新鲜,短视频里每天都有新热点,再有意思的内容,看久了也会腻,鸡排哥的降温,不过是网红经济的常规操作。

可鸡排哥跟别的昙花一现的网红不一样,他从始至终都没飘。有人质疑他的摊位卫生,他立马戴上口罩,还解释炸油变黑是高温炸制的正常现象,坚持每天换新鲜油;成了文旅推介官后,他总说 “先把鸡排做好,别给景德镇丢脸”;就算没人再挤着打卡,他的摊位还是准时出摊,给学生的 1 块钱优惠也从没断过。他常说 “留住一个顾客不容易,丢了却很简单”,就是这份实在,让他没跟着流量一起消失。

现在的鸡排摊,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油锅滋滋响着,李俊永还是那个会跟顾客唠嗑的摊主。这场流量狂欢虽然落幕了,但 6 元鸡排里的市井烟火,还有一个普通人靠真诚做事的态度,却让人记在了心里。毕竟流量只是一阵风,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用心和温暖,才是真的能留住人的东西。

(文/人间观察员)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