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斤金毛扑倒八旬老人致死:别让”爱犬”变”恶犬”

“就出门散个步的工夫,人说没就没了”,江苏靖江王老太的家人,到现在都没法接受这个打击。事儿说起来也简单,就是邻居家一条没拴绳的金毛狗,六十多斤的块头,扑了老人一下,就把一位八旬老人的命给夺走了。更让人寒心的是,狗主人侯某事后还故意藏着掖着不说实话,最后法院给了个硬气判决——赔四十多万,这可是王家一开始只敢要的十万块的四倍。

本可躲过去的悲剧:从藏着掖着到被追责

出事那天中午,王老太跟平常一样,在自家附近溜达。路过邻居侯某家墙外头的时候,意外一下子就来了。侯某养的金毛,突然从院子里冲出来,“哐当”一下就把老人扑倒在地,脑袋重重地磕在了地上。侯某听见动静跑出来扶老人,却绝口不提狗扑人的事儿,只跟老人家人说“她晕倒了”。

家人还以为是老人身体出了毛病,下午赶紧送医院检查,一查是严重的脑袋伤。可医生再怎么尽力,还是没能留住老人,转天老人就走了。要不是有好心邻居调了自家监控,把实情说出来,这事儿可能就被当成“老人突然晕倒”,永远查不出真相了。

王家还顾着邻里情分,调解的时候只提了十万块赔偿,没成想侯某干脆就说不赔。没办法,家属只能告到法院。法院审理后说得特别清楚:老人好好走路,没招狗也没逗狗,一点错没有;侯某夫妻俩既没给狗拴绳,院门也没关好,就是没尽到看管责任。

法规撑腰,别再拿“狗不懂事”当借口

面对越来越多的养犬乱象,政策和法规都在发力。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就提了个实在建议:得有一份全国统一的“禁养犬名单”,把那些看着就凶、容易伤人的大狗都列进去;养狗的必须把狗圈好、拴好,不让进的地方坚决别带进去,不听话的就得重罚。他还说,各地部门得常抓不懈,专门整治狗叫扰民、狗咬人这些糟心事,让大家能安心出门。

可能有人会问:要是养了禁养的烈性犬,咬了人是不是能找理由少赔钱?答案是“没门”。去年最高法就说得明明白白:禁养的烈性犬伤了人,不管被咬伤的人有没有错,养狗的都得负全责。哪怕你说“我家狗第一次咬人”“受害人自己凑过来的”,法院都不会认。

比恶犬更怕的是狂犬病,17年来首次抬头

不文明养狗,不只是容易让人被咬伤,更可怕的是会传播狂犬病——这病一旦发作,几乎是100%致死,根本没特效药。

更让人揪心的是,国家疾控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报告了170例狂犬病,比2023年的122例多了39%。这可是2007年以来,连续17年下降后第一次往上涨。

为啥会反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王传林医生分析,现在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可不少人对狂犬病的认识太浅,加上宠物防疫没跟上。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胡伟琦主任也补充说,年轻人爱养宠物当伴儿,宠物数量蹭蹭涨,但有些狗没打全疫苗,或者疫苗过期了,就成了“防疫漏洞”,一咬伤人就容易传病毒。

还有个原因是生态变好了,野猪、浣熊这些野生动物在城乡周边越来越常见,它们可能带着狂犬病毒,跟家里的狗或者人接触后,就把病毒传过来了。

河南省原阳县公安局的李元利也提到,除了遛狗不拴绳,流浪狗也是伤人隐患。很多流浪狗都是被主人随便扔掉的,说到底还是养狗人没责任心。要是狗没办证,咬了人都找不到主人,麻烦就更大了。

被狗咬伤别慌,这样做能救命

万一真被狗抓了、咬了,别乱了阵脚,先看看自己的伤口属于哪一级,再对症处理:

  • Ⅰ级暴露:只是摸了摸狗、喂了点食,或者完好的皮肤被狗舔了,这种情况不用太担心;
  • 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狗咬了一下没出血,或者被轻轻抓伤、擦伤,没见血;
  • Ⅲ级暴露:皮肤被咬伤、抓伤出了血,或者破了的皮肤被狗舔了,伤口被狗的唾液碰到了。

不管是Ⅱ级还是Ⅲ级暴露,第一步都要马上处理伤口:找块肥皂,用流动的清水(比如自来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冲15分钟,把伤口里可能残留的病毒冲掉。

冲洗完别耽误,赶紧去专门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医生会检查伤口,判断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或者要不要用专门的免疫制剂,这些都得听医生的,一点不能含糊。

爱狗更要守规矩,别让“毛孩子”变成“伤人祸”

其实,养狗本身是件温暖的事,宠物能给人陪伴。但这份“爱”不能只装着自己的狗,更要装着别人的安全。遛狗牵绳、出门捡粪、给狗打疫苗、办狗证,这些都是养狗人该做的基本事。

江苏靖江那四十多万的赔偿,赔的是一条人命,更是对不文明养狗的沉重惩罚。希望所有养狗人都能记住:你对狗的“纵容”,可能就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每个养狗人都担起责任,才能让“恶犬伤人”的悲剧越来越少,大家出门都能多一份安心。

文/喵小咪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