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模特冠军闹剧:15 号阿姨拿错奖杯,37号真冠军查无此人?

家人们,这选美比赛的瓜能有多离谱?

一场“国际模特大赛”,冠军一出,全网炸锅。不是因为惊艳,而是因为这哪是选美,分明是选关系。

大家瞅着这位阿姨:后脑勺露着白发,腹部赘肉裹在礼服里藏不住,走台步跟逛菜市场似的拘谨,手里攥着的 “冠军证书” 连个名字都没印,活像地摊上十块钱三张的打印纸。

网友们嘴都快笑歪了,有人调侃 “这是小区广场舞大赛冠军走错片场了吧”,还有人直接戳穿 “怕不是给赛事投钱的老板娘吧”。本来以为主办方得赶紧出来说清楚,结果人家倒好,先是联合主办方甩锅 “只出钱不管评选”,成都某公司急着喊 “跟我没关系”,负责赛事的邓某直接玩起失联,就剩个组委会出来打太极:“我们在梳理情况,主席生病了,后续给交代。”

这一拖就到了 11 月 19 号,眼看舆论压不住了,组委会副主席罗云琦终于出来说话,结果更魔幻了:“哎呀,是颁错奖了!15 号其实是太太组冠军,女模组广东冠军是 37 号选手!” 还说工作人员手忙脚乱,把两个组别的奖杯证书弄混了,已经给 15 号阿姨道歉,还要补寄太太组的证书。

这话听着像那么回事儿,可网友一扒,漏洞比筛子还多。先说说 15 号这位 “太太组冠军”,人家也不是素人阿姨,之前拿过 “世界夫人太太大赛大湾区最佳影视潜质奖”,这次穿的礼服还是广府袄裙混搭西式设计,走的是成熟女性风采路线 —— 按理说太太组不拼纤瘦,拼的是气质和韵味,可问题是赛事当初压根没提有 “太太组” 啊!赛前宣传只字未提分组,颁奖时也没说谁是哪个组的,现在出了争议才冒出来 “太太组”,这不就是临时编的借口吗?

更离谱的是那位 “真冠军 37 号”。组委会说她才是女模组广东冠军,可网友翻遍全网,没找到 37 号半点资料 —— 没有她的参赛照片,没有领奖视频,连社交账号都搜不到。有媒体去问 37 号本人,结果人家发出来的奖杯写的是 “平面组冠军”,跟女模组八竿子打不着。还有人说真冠军叫 “艾玛尔”,可查来查去,这个名字除了在辟谣通稿里出现过,再没任何公开信息,活脱脱一个 “幽灵冠军”。

再说说那本闹笑话的冠军证书。视频里 15 号阿姨手里的证书,就印着 “冠军证书” 四个大字,连获奖者姓名、编号、颁奖日期都没有,网友吐槽 “我家孩子幼儿园发的奖状都比这正规”。组委会解释 “这是临时证书,事后补做”,可一场号称 “国际级” 的赛事,连正式证书都没准备好,说出去谁信?

顺着线索再深扒,这场比赛的底裤都快被扒下来了。所谓的 “第 28 届国际模特大赛”,根本没有官方机构背书,是深圳几家小公司凑钱办的,赞助商里还有医美、微商品牌,说白了就是场商业营销活动。有个赞助商老板直言:“我就掏了五六千块,还是在饭局上随口答应的,连比赛流程都不知道,这几天天天有人打电话问我,我都懵了。”

现在网友的愤怒早就不是针对 15 号阿姨了,毕竟她也是被颁错奖的受害者,大家气的是赛事的敷衍和混乱。你说搞多元审美没问题,维密现在也用大码模特,香奈儿也请过 56 岁的模特,可多元不是没标准啊!一场专业比赛,连分组、评委、评分规则都不提前公示,颁奖能颁错,真冠军查无此人,出了事儿就甩锅、编借口,这不是把观众当傻子耍吗?

更讽刺的是,之前辽宁选美冠军也被吐槽过形象不符合预期,可跟广东这场比起来,人家至少有清晰的获奖名单和评委信息。现在广东这场比赛,连 “谁是冠军” 都成了谜,一会儿是 15 号,一会儿是 37 号,一会儿又冒出来个 “艾玛尔”,网友调侃:“要不干脆搞个‘找冠军’大赛吧,比模特比赛还热闹。”

目前组委会还在说要 “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可网友根本不买账。有人说:“下次办比赛前,先把证书印上名字再说吧!” 还有人直言:“这种野鸡赛事,不如直接改名叫‘赞助商亲友团颁奖礼’,省得浪费大家时间。”

说到底,大家不是不能接受不同风格的美,而是不能接受被糊弄。

2025年了,信息如此透明,这类“皇帝的新衣”式赛事还能大行其道,说明什么?说明有人愿意信,有人愿意捧,更有人从中牟利。而最终买单的,是那些怀揣梦想、掏钱参赛、却被当成韭菜收割的年轻人。

主办方或许觉得,反正热度有了,赞助拿了,骂声过几天就散了。但他们忘了:每一次对专业的践踏,都在让真正努力的人心寒。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这场 “颁错奖” 是真乌龙,还是主办方的借口?如果以后遇到这种混乱的比赛,你还会相信所谓的 “冠军” 头衔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