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2》配音争议:别让动画沦为流量明星的背景板

郭云慧(湖南科技大学)

近日,《疯狂动物城2》中文配音阵容的公布,让“明星跨界配音”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核心角色延续季冠霖、张震等专业配音演员,新角色却清一色启用大鹏、费翔等流量明星,搭配海报上明星占据视觉中心、动画角色沦为陪衬的宣发策略,直接点燃了网友的不满情绪。

首先,观众的不满源于对专业配音生态的担忧。配音演员并非“念台词的工具人”,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在气息控制、情绪传递、角色贴合度等方面反复打磨的专业从业者。他们的声音能“隐身”于角色,让观众忘记配音者的存在,完全沉浸在故事中。而部分明星既缺乏系统的台词功底,甚至自身主演的影视剧都依赖配音,又因档期紧张难以投入充分排练,其配音效果难免让人心存疑虑。

其次,专业的事,本就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动画配音的核心价值,是让声音成为角色的“第二灵魂”,而非让角色成为明星的“声量载体”。专业配音演员深耕行业多年,熟悉动画角色的性格特质与情绪起伏,能通过语气、语速的细微调整,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季冠霖曾为《甄嬛传》、《神雕侠侣》等多部热门影视作品配音,其中配音各有特点、从不雷同,恰是专业能力的最佳佐证。

更深一层看,这场争议是对“流量消耗IP情怀”的抵制。《疯狂动物城》作为豆瓣评分超9分的优秀作品,早已在观众心中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结。观众对续作的期待,是延续前作的高品质与沉浸感,而非明星在配音领域“跨界试水”。片方在已有足够IP号召力的情况下,仍过度依赖明星流量进行宣发,将动画角色沦为明星的“背景板”,这种“本末倒置”的操作,既是对作品品质的不负责,也是对观众的轻视。

不可否认,明星配音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适配”而非“流量”。只要以角色适配为核心,明星与动画完全可以实现双赢。反之,若将流量思维凌驾于专业标准之上,不仅挤压了专业配音演员的生存空间,也让观众对流量跨界愈发反感。

这场争议说到底,其实是市场和观众都“长大了”。观众早已不再为流量盲目买单,而是更看重作品的专业质感与艺术初心。对于片方而言,与其耗费资源追逐明星流量,不如将重心放在角色适配与品质打磨上;对于跨界的明星,若想在配音领域获得认可,就必须以专业态度接受训练、深耕角色。

《疯狂动物城2》的最终效果仍有待检验,但时间终将证明:能沉淀于观众心中的,从来不是流量的“光环”,而是角色自身的“光芒”。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