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道歉大反转,李阳高调“示爱”!

董宇辉道歉大反转,李阳高调“示爱”!

 电商最前线 

打是亲,骂是爱;

疯狂英语李阳,对董宇辉“爱”得深沉。

01董宇辉道歉,李阳回应

“我批评你是因为我最爱你。”

若不标注出处,许多人可能以为这是哪部狗血剧中的台词,但它确实出自“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之口,且矛头直指董宇辉。

就在两天前,李阳在其多平台账号连发三条动态,再度回应此前“炮轰”董宇辉一事。

图源:李阳

在视频中,他解释称:自己很喜欢董宇辉,只是“批评着玩的”;

因为董宇辉是公众人物,英语专业八级、新东方名师,拥有这么大流量,所以他的英语很重要,其希望董宇辉在全民学英语的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他还语气轻松地“示爱”董宇辉:“我批评你是因为我们最爱你。”

一番小连招下来,给吃瓜网友整不会了。

图源:李阳

而真要说起来,这出“反转大戏”其实起源于十天前的上海进博会。

彼时的董宇辉在活动现场与品牌CEO对话,全程英文交流,并尝试用英语诠释中国诗词。视频一出,网友纷纷点赞其表达能力与文化自信。

可紧接着,李阳就在自己的线下分享中火力全开,批评董宇辉“每句话都有严重语法错误,发音特别怪”;

还顺势贬了新东方和俞敏洪一句:“所以证明新东方不怎么样,俞敏洪发音更差。”

言毕,李阳还大无畏地表示:“一定要发到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我就喜欢轩然大波。”

一番基于英语专业度的“炮轰”,既有个人点评的辛辣,又不乏对旧敌的攻击,还为自己抢回了一次久违的热搜声量;

不少网友直言:流量被李阳玩明白了。

图源:董宇辉

不过,被他这一番话推上舆论风口的董宇辉并没有回避,反而还在与辉同行评论区道歉称:

“抱歉,英语丢的太久,说的时候来不及反应,口语中有多个语法错误,大家多提批评意见。”

彼时,董宇辉这般谦逊的认错态度,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回应了李阳的“点炮”,也因此收获了网友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阳改口“示爱”的同时,他还提到“希望董宇辉回归教室,把卖货交给别人”;

不过,对于这样的期待,董宇辉方面并没有给出回应。

02董宇辉,并不是完美的电商样本

把时间轴拉长看,李阳的“语法大棒”并不是董宇辉遭遇的第一次挑战,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不过,比起李阳语法教条式的“较真”,大众对董宇辉的宽容,显得异常真诚。

这是一个奇特现象:明明他的直播间里屡屡出现口误、表达失误,甚至知识性错误,却始终未动摇其在用户心中的信任基础。

去年“内蒙古烧麦”事件,他调侃烧麦是“蒸裂了的包子”;

“居里夫人”事件中,他误称居里夫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发明了X光机;

甚至在专场直播时,面对作家李娟,他显得言不达意,场面几度尴尬,遭到网友质疑;

这些失误若发生在其他网红、主播身上,可能早已引爆“信任危机”,但董宇辉却始终没有“塌房”。

为什么?

在电商天下看来,答案或许是:董宇辉的人设,从来不是“完美知识分子”,而是“普通人也能成长”的代表。

对于这种类型的主播,观众并不指望他一开始就无懈可击,而是在他的成长旅程中获得共鸣。

更重要的是,他的直播间,始终保有一种独特的“真诚感”:

不炫技、不粉饰、不包装,用朴实语言讲述复杂商品背后的知识和情感。

这种真诚,是他最大的护城河。

必须承认,董宇辉是“内容型主播”的典型代表。

他的每一场直播,都是一次带有情绪与认知价值的“内容输出”,而非简单的促销导流。

这也意味着,他犯的是“内容错误”,而不是“人设崩塌”的大错。

在如今“塌房”成灾的舆论场,这种区别几乎决定了一位主播的生死存亡。

03与辉同行,是一支内容型团队

在电商天下看来,董宇辉的反弹,不是靠“走运”,而是靠“转型”。

过去一年里,他正在完成一场极具系统性的角色转换:从主播个人IP,升级为媒体型电商组织。

这场转变,在今年双11达到了高潮。

数据显示,“与辉同行”直播间仅在10月9日至11日三天里,累计观看人次就有近7000万,销售额超过3亿元。

而整个10月,直播间的累计销售额更是超过18亿。

目前来看。他不再只依靠“董宇辉”这个主号,而是推出“兰知春序”“与辉季节”等账号,

以文化、旅行、艺术等内容切割不同用户层,打造多维度内容生态。

多个账号同步开播,互为引流,提升了整体品牌的宽度与抗风险能力。

一系列公司先后成立,覆盖内容制作、品牌合作、供应链管理等多个业务模块;

从直播节奏、预告设计、消费券分发,到选品讲解、客服响应,整个团队比起成立之初,已经成熟了许多;

而“与辉同行”这个名字,正从仰仗一个人的IP,变成一组团队的成果,一套系统的运转,一种文化的品牌。

可以说,董宇辉正在用结构对抗不确定,而这,正是“内容型主播”通往长期主义的唯一出路。

04写在最后

今年双11,抖音电商销量同比增长211%,破亿直播间增长900%,平台力捧的,不再是“喊麦型主播”,而是“内容型直播间”。

董宇辉恰好踩中这波红利。

平台算法、政策倾斜、用户迁移路径,都在为他开道——这是属于“内容人”的黄金窗口期。

而对整个行业来说,直播电商已经进入下半场。

第一阶段,拼颜值、拼吆喝、拼声浪,靠“谁吼得响”定胜负。

第二阶段,拼结构、拼生态、拼内容密度,靠“谁沉得住”赢未来。

董宇辉带领的与辉同行,无疑是“内容驱动型直播间”,靠讲故事、输出知识、提供情绪价值。

可以肯定的是,观众对直播的期待,已经从“买买买”,转向“懂我”。

而董宇辉,正是在这场“理解观众”的竞赛中,占得先机。

他用“真诚”赢得信任,用“失误”维持真实,用“系统”打破周期。

这就是,董宇辉可以“错而不倒”的答案。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