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板发麻像踩棉花?小心你的身体正在拉响血糖警.报!那些被我们忽视的腿部信号,可能是血糖悄悄超标的早期征兆。别以为只有“三多一少”才是糖尿病前兆,腿脚发出的求.救信号更值得警惕。

1、莫名刺痛感
血糖升高会损伤神经末梢,最早在足部出现针刺样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在夜间加重,像有无数小蚂蚁在皮肤下爬行。
2、皮肤异常干燥
高血糖会导致汗腺功能紊乱,足部皮肤变得异常干燥甚至皲裂。即使用润肤霜也难以缓解,严重时会出现鱼鳞状脱屑。
3、伤口愈合缓慢
正常小伤口3-5天就能结痂,血糖高的人可能两周都不见好转。这是因为高血糖环境影响了白细胞功能,降低了修复能力。
二、容易被忽视的三种腿部变化1、小腿频繁抽筋
夜间突然小腿抽筋不一定是缺钙,可能是高血糖引起的电解质紊乱。这种抽筋往往来得突然,疼痛感更剧烈。
2、脚趾颜色异常
观察脚趾甲床颜色,如呈现暗红或紫绀色,说明微循环已受影响。严重时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就需要休息。
3、足部温度感知异常
明明水温很烫却感觉不到,或者总觉得脚底发凉。这是典型的感觉神经病变,需要立即检测血糖水平。
三、日常防护的四个关键点1、每天检查双脚
养成睡前检查足底的习惯,重点观察有无破溃、水泡。使用小镜子辅助检查脚底,任何异常都要及时处理。
2、选择合适鞋袜
避免穿紧身袜和硬底鞋,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袜。新鞋要循序渐进适应,防止磨脚引发感染。
3、控制洗脚水温
洗脚前用手肘试温,控制在37℃左右。浸泡时间不超过10分钟,洗后要彻底擦干趾缝。
4、定期修剪趾甲
沿着趾甲自然弧度平剪,避免剪得太短。发现嵌甲要及时处理,不要自行撕扯。
这些看似平常的腿部症状,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最后通牒。建议出现两项以上症状时,尽快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从现在开始重视腿脚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别让高血糖偷走你的健康!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