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七分饱”是错的?医生劝告:过了62岁,吃饭尽量做到这4点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62岁以后,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需要更加注意,尤其是在摄入食物的数量和种类上,要更加讲究科学、合理。

你可能听说过“吃饭七分饱”的说法,这种理论看似科学,但实际上,对于超过62岁的老年人来说,吃饭“七分饱”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随着身体机能的变化,老年人的胃容量也逐渐减少,胃排空的速度减慢,消化食物的速度变慢,导致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中,给身体带来不适。

与此同时,老年人对营养的需求也增加,尤其是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需求。

这时,单纯地依靠“七分饱”来控制饮食,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在摄入食物方面出现营养不均衡、消化不良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维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医生建议超过62岁的老年人要更加注意饮食结构,并且尽量做到几点:“少量多餐,不吃不宜消化的食物,少吃剩饭剩菜,不要边看手机边吃饭。”

老年人常常由于胃容量减小,导致吃一顿饭后,胃部会感觉不适或者过于饱胀。

吃饭“七分饱”这种说法并不适合老年人,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老人来说,过度的节食不仅不能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还可能引发身体的其他不适。

老年人在饮食上应该尽量做到少量多餐,每餐的食物量不必过多,但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的全面性,通过少量多餐的方式,可以帮助老年人逐步消化食物,不给胃部增加过大的负担。

少量多餐的方式能够帮助保持代谢的稳定,避免血糖和血脂的大幅波动,老年人常常由于年龄增长,代谢能力减弱,血糖波动和血脂升高的现象更加普遍。

通过分餐来控制餐量,能够有效地减少餐后血糖和血脂的剧烈波动,降低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少量多餐还能让身体吸收更充足的营养,帮助老年人维持肌肉质量和骨密度。

少量多餐利于胃部消化,老年人胃肠蠕动渐弱,食物消化趋缓,长时间饥饿或过饱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甚而引发胃部不适、食欲不振、便秘等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变得更加脆弱,胃肠功能减退,肠胃对某些食物的消化能力降低,医生通常建议老年人在饮食中尽量避免食用那些不易消化的食物。

像过度油腻、辛辣之食,或是添加剂含量甚高的食物,消化起来颇为棘手,还极有可能加重肠胃的负担,日常饮食理应审慎选择。

另外,一些生冷食物,如生鱼片、凉拌菜、冷饮等,对于老年人的胃肠系统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老年人肠胃的温度调节功能减弱,吃生冷食物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导致胃痛、腹泻等问题,医生建议老年人尽量避免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更应当注意食物的温度,保持饮食的温暖和易消化。

对于那些胃肠功能较弱的老年人来说,可以选择一些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清汤、粥类、蒸煮的蔬菜等,既能保证充足的营养,又能减少胃肠的负担。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剩饭剩菜的情况非常常见,尤其是老年人,他们通常会把剩下的食物保存起来,第二天再吃。

然而,剩饭剩菜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食物在保存过程中,特别是没有妥善储存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食用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或胃肠炎等问题。

剩饭剩菜存放时,营养成分会渐次流失,特别是维生素与矿物质,长时间存放易氧化,营养价值大幅降低,若食用这类剩饭菜,甚至可能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尽量避免吃剩饭剩菜,尤其是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最好做到每餐现做现吃,保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

如果不得不食用剩饭剩菜,也要确保其保存得当,且在食用前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以确保食物的卫生和安全,老年人在饮食中应尽量选择新鲜、富含营养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在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吃饭时习惯性地拿着手机,看着视频、刷社交媒体,甚至进行工作交流。

这种习惯对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有害,吃饭时分心看手机容易导致进食过快,老年人的胃肠功能较弱,如果进食过快,容易导致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胃炎、胃溃疡等问题。

吃饭时分心看手机,老年人往往没有注意到食物的温度和味道,无法充分咀嚼食物,导致消化不完全,给胃肠带来负担。

长时间保持这种进食习惯,可能导致肠胃问题的加重,影响食物的吸收,进而影响整体的健康。

而且,研究表明,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导致暴饮暴食,由于分心,老年人无法准确感知到饱腹感,容易摄入过多的食物,造成胃肠负担过重,增加肥胖的风险。

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吃饭时使用手机,专心享受每一餐,慢慢吃,细细品味,注意自己的饱腹感,避免进食过量。

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饮食原则,老年人可以更加健康地度过晚年,增强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保持身体和心情的良好状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吃饭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陈双双.饮食结构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15

校对 庄武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