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蛋价先涨后落,后市供应或仍过剩】 7月至今,国内现货蛋价呈先涨后落走势。上旬,随气温升高、南方出梅,蛋产率下降且备货情绪转好,蛋价快速回升。但因供应规模偏大,涨价后畏高情绪滋生,下旬蛋价重回弱势。月内淘鸡出栏有限,鸡龄稳定。 具体来看,黑山大码蛋价月涨0.4元至2.6元/斤,最高2.9元/斤;馆陶月涨0.23元至2.56元/斤,最高3.18元/斤;销区回龙观月涨0.22元至3.02元/斤,东莞周落0.21元至2.81元/斤。 产能去化有限,供应规模偏大,但气温高致蛋率不高,且中秋、旅游、开学等备货季将至,需求走强。预计本月蛋价偏强,但受存栏及冷库蛋压制,涨幅或低于历史同期。 补栏方面,因成本偏低,去年下半年以来补栏量持续偏高。但养殖亏损加剧,叠加季节性因素,补栏量明显下降。7月全国补栏量7996万只,环比-1.9%,同比-4.1%。 淘汰方面,6月因低价亏损淘鸡放量,鸡龄一度降至500天附近。7月市场看涨,淘鸡走量停滞,老鸡 - 白鸡价差偏高,鸡龄回归至507天的偏高水平。 存栏上,截至7月底,样本点在产蛋鸡存栏量13.56亿只,高于预期,环比增0.16亿只,同比增6.2%。预计10月存栏达高峰13.67亿只,供应未来仍指向过剩。 需求端,出梅后囤货消费转好,中秋国庆节前备货开启,鸡蛋消费有望走出上半年淡季,迎来下半年消费高峰。 小结显示,新开产增加、淘鸡有限致供应偏大,蛋价旺季弱于预期,资金打出盘面升水,近月合约偏弱。但现货反弹预期集聚,叠加持仓波动风险,盘面短期或反复,中期关注反弹后抛空机会。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