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浙江杭州的吴丽发现,上四年级的女儿突然痴迷收集《哪吒2》联名卡牌。直到她将女儿价值数万元的卡册发到网上,才揭开这场"小学生卡牌风暴"背后的惊人财富密码——卡牌公司卡游2024年营收破百亿,净利润44.66亿,超过名创优品与泡泡玛特之和。
一、从乡镇青年到卡牌帝国:夫妻持股超800亿
卡游创始人李奇斌,这位曾在浙江乡镇水利站工作的70后,24岁时因家庭变故下海创业。他敏锐发现,带贴纸的泡泡糖能多卖3倍价钱。2000年,他押注动漫卡牌,从奥特曼到小马宝莉,从线下小卖部到线上抽卡机,硬是将一张成本几分钱的纸片,变成了小学生的"社交硬通货"。

如今,卡游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与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全球IP合作开发卡牌,通过盲盒式销售刺激复购,再利用二手市场炒作稀有卡制造升值预期。招股书显示,公司2024年毛利率高达67.8%,相当于每卖10元卡牌净赚7元。
二、18万一张的卡牌:小学生的"金融游戏"
"抽到SSR卡的概率是1/1440,比中彩票还难!"北京小学生王浩(化名)算了笔账:要集齐全套《哪吒2》卡牌,至少需要拆10万包,花费20万元。而二手平台上,一张带编号的SC卡标价18.88万元,相当于普通家庭半年收入。

这种"赌博式消费"让家长们坐立不安。上海家长李女士发现,儿子偷偷用压岁钱买卡,书包里藏着价值3万元的卡册。"他们班建立了卡牌交易群,稀有卡能换游戏机。"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孩子开始研究"抽卡玄学",甚至在考试前用稀有卡"求好运"。
三、卡牌经济学:从社交货币到金融泡沫
卡牌对小学生而言,早已超越玩具范畴。在成都某小学,拥有稀有卡的学生能获得"班级特权":优先选座位、当值日班长。这种隐性权力体系,促使孩子们不断投入。而二手市场的高价炒作,更让卡牌成为"小学生的比特币"。
四、家长突围战:从焚烧卡牌到联合抵制
面对这场卡牌风暴,家长们采取了不同策略。杭州的牛勇曾在小区当众焚烧女儿的卡牌,却引发孩子抑郁;北京家长陈先生则成立"反卡牌联盟",联合200多位家长向学校施压;更有法律人士指出,卡牌抽卡机制涉嫌变相赌博,呼吁加强监管。
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引导孩子建立正确消费观,学校可开展"卡牌经济学"课程,让学生理解概率与投资风险。而卡游公司招股书显示,其已开发"防沉迷系统",但实际效果存疑。

结语
当一张卡牌承载着孩子的社交尊严、家长的焦虑以及资本的贪婪,这场"卡牌风暴"早已超越商业范畴。
如何在逐利与育人之间找到平衡,或许是比卡牌更难解的谜题。你家孩子是否也在沉迷卡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