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至30日,为期3天的德庆县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德庆县教师发展中心落下帷幕,全县30余所中小学60余名音乐教师参加培训,深化广东省音协、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凤村镇共建合唱美育浸润计划实践基地成果,推动县域美育从“点上出彩”实现“全域开花”,为德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美育力量。
德庆县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举行。 受访者 供图
基地筑基
“美育浸润”在乡村扎根、发芽
今年1月,省音协、华师音乐学院携手德庆,在凤村镇建成合唱美育浸润计划实践基地。
面对乡村学校“缺师资、缺方法、缺资源”的美育困境,华师音乐学院苏严惠教授团队率先响应“美育浸润行动”,定期下沉基地授课;省音协整合专业资源,为乡村孩子搭建艺术平台,在凤村镇组建起“雏凤童声合唱团”。

省音协为乡村孩子搭建艺术平台,在凤村镇组建起“雏凤童声合唱团”。 受访者 供图
从田埂间的零散歌声到星海音乐厅的专业展演,从建团不易到原创曲目《梦想在春天发芽》出圈,“雏凤”的成长,不仅让乡村孩子站上更大的舞台,更践行了“拓展乡村美育实践课堂”的理念,基地不再仅仅是教学点,而是成为“优质美育资源下沉”的枢纽,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触专业艺术教育。
而此次教师培训,正是在实践基地基础上的深化,通过省音协、华师音乐学院及省文联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协助,将浸润计划的经验转化为“县域美育方法论”。
培训扩面
把“赋美经验”送到校园课堂
“如何组建中小学合唱团?”“怎样用简单游戏带低年段学生练合唱?”培训课堂上,来自华师音乐学院的苏严惠教授、徐昆明老师,及长期参与“雏凤”教学的薛金雁南老师,带来的课程处处透着接地气的务实,内容不少都源自美育计划浸润基地培育“雏凤”时的总结。
课堂上,苏严惠教授的《美育浸润下的乡村童声合唱教育》,结合“雏凤”及多年从事乡村美育浸润教育的案例,拆解“乡村童声科学训练体系”的搭建方法;徐昆明老师的“班级合唱团组建”课程,从如何借鉴“雏凤”的选拔模式,到乡村学校快速组建团队;薛金雁南老师则带着曾教“雏凤”的《和音阶做好朋友》趣味教案,让枯燥的基础训练变得更有趣。
长效赋能
为“文艺赋美乡村”铺就长效路径
依托省音协、华师音乐学院合唱美育基地,县教育局同步启动“三项计划”——
一是“种子教师”培育计划,从参训教师中选拔优秀的合唱老师,参与“雏凤童声合唱团”教学;二是“校校有合唱”计划,鼓励全县中小学组建校级合唱团;三是“乡村合唱”计划,举办全县中小学合唱展演,让更多乡村孩子拥有展示舞台,以文艺赋美乡村,书写县域美育新答卷。
南方+记者 刘舜欣
通讯员 梁杰
【作者】 刘舜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