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静
近日,湖南一家餐饮店招聘35岁以上员工,打破了以往诸多企业招聘“年龄要求35周岁及以内”的硬性要求。
在当今就业市场,年龄因素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其中“35岁就业门槛”现象尤为引人注目。这一无形的屏障,横亘在许多求职者面前。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山东齐鲁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指出,打破35岁就业困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只招聘35岁以上员工
湖南长沙开福区的“三五而栗”餐饮店已经开业一个月时间,店内十余名35岁以上的员工忙上忙下。此前,这家企业明确表示“只招35岁+的青中年”,这一特殊的用人标准在就业市场掀起不小波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店的创始人易北是一位“95后”。易川告诉记者,今年4月、6月曾两次发布招聘,“应聘量很大,有上千人应聘,大多为35岁以上。”
为什么招聘“35+”群体?很多人向易北抛出这个问题。他说想做一个打破年龄歧视的人,“我之前看到一些公司限制年龄,35岁以上求职者被拒之门外,他们只能转行去做一些不太稳定的工作。”
他想做出一些改变。店内目前有15人,其中只有2名员工不到35岁,其他都是35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有50岁。易北介绍,店内有一名员工曾创业失败,因为年龄35岁以上,找工作时屡屡碰壁,然后来到了这里。
经过一个月的经营观察,易北发现35岁以上的员工有自身优势。“他们责任心更重,愿意花时间去学,做得更精致。另外,他们身上家庭的担子重,所以非常珍惜工作机会。”考虑到这些员工大部分有家庭压力,店内允许员工在非高峰期带着孩子来上班。
“我们目前的工资水平在长沙同类型餐饮里算得上中上水准,前厅服务4500一个月,后厨也能做到7000元起步。”易川表示。
后期,易北计划开5家店,并且延续这一招聘理念。“希望给他们一些机会。”
35岁为何被贴上“过期”标签
这家店的尝试,恰是当下35岁就业困境的一个缩影。在不少行业,“35岁就业门槛”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为制约就业公平与人力资源配置的突出问题。
记者查询各大招聘网站发现,35岁年龄限制,被有的企业明确写进招聘信息,而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则成为一个隐性规则。
据2024年智联招聘发布的《职场年龄歧视调查报告》,35岁-45岁求职者平均简历投递次数是25岁-35岁群体的3.2倍,面试转化率却不足后者的一半。更有甚者,一家头部电商平台2023年时的校招数据也显示,30岁以上应聘者录取率仅为0.7%。
如今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14年,不少人读完硕士、博士已近30岁,刚在岗位上积累几年经验,就面临“35岁瓶颈期”。“明明正是能干事的年纪,却像被贴上了‘过期’标签。”35岁的小澈(化名)说,“上午还在对接工作进度,下午就被‘优化’了。”
为什么会形成35岁就业门槛?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山东齐鲁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向记者从三个维度分析了其中原因。
他表示,当下知识更新速度快,35岁左右的职场人可能面临知识更新的问题。此外,35岁以上的求职者往往具备工作经验,甚至曾担任一定职务,对薪酬、岗位期望值比较高,而招聘企业提供的岗位若无法满足其诉求,很容易陷入35岁以上员工不上不下的问题。最后,企业文化融入也是企业考量的因素之一,一些企业会认为35岁以上的员工在融入新企业文化时面临一定困难,可能会“夹生”。
不过,董彦岭也强调,“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还是比较抢手的。”
打破35岁就业门槛需各方发力
据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4》显示,全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已从1985年的32.25岁上升到了2022年的39.72岁。这表明,放宽职场年龄限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表示,国家已经开始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就业还设置年龄门槛已然不妥。从各种招聘信息来看,35岁限制入职现象成为影响青年人就业特别是高学历年轻人就业的严重障碍,有的单位还设置了32岁、30岁、27岁等根据学历分段限制的条件,他呼吁要尽快遏制就业年龄歧视现象持续的势头。
而破除35岁就业年龄限制正从呼吁走向现实,多地纷纷迈出探索步伐。
山东、新疆、贵州等地事业单位将部分岗位年龄放宽至45周岁以下。此外,北京、辽宁鞍山等地企业也跟进调整。
济南市青联委委员、山东隆湶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富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尽管我国《劳动法》及《就业促进法》规定了平等就业权,但并未明确将年龄纳入禁止歧视范围。司法实践中,招聘系统通过技术手段隐形排斥高龄求职者,剥夺其平等竞争机会,法院认定存在就业歧视行为。
李富民认为,从司法层面,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执法机制,对违反平等就业原则的企业进行监督处理,并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另一方面,要建立和畅通劳动者申诉途径,督促用人单位纠正无正当理由的年龄限制。
打破就业年龄限制,各方具体该如何发力?董彦岭建议,对于35岁以上求职者来说,要有从零开始的心态,凭借经验和能力,争取得到认可。重新就业时,对薪酬和岗位的需要也要根据市场条件来考虑;对于招聘企业来说,35岁还是年富力强的年纪,招聘企业不应将这部分群体排除在外;从国家政策层面,应该针对反对年龄歧视作出相关规定。现在社会变化速度快,新岗位层出不穷,旧岗位逐渐消失,应该让社会人力资本得到更好的流动。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