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热翻天,平安基金却频踩雷,黄维高位买股亏42%?

市场热得像夏天的大太阳,沪深股市最近几天涨得让人眼花缭乱。各行各业股票齐刷刷往上冲,股民们看着账户笑开了花。可就在这热闹的行情里,有只基金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平安优势领航1年持有混合A,净值表现愣是跟不上大盘的步伐,亏得投资者心里直打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只基金的那些事儿。

这只基金的掌舵人叫黄维,干这行已经快九年了,手里管着7只基金,总规模28.33亿元。听起来挺厉害,对吧?可数据一摆出来,事情就不那么好看了。平安优势领航1年持有混合A,2021年8月24日成立,到2025年8月8日,单位净值才0.8389,成立以来亏了16.11%。虽然今年涨了33.18%,近一年收益率也有54.58%,但跟市场热火朝天的势头比,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更别提近三年还亏了5.94%,这成绩单真有点拿不出手。

为啥会这样?一个大问题出在换手率上。简单说,换手率就是基金经理买进卖出股票的频率。这只基金的换手率高得吓人,2022年第四季度甚至飙到508.42%,2024年第四季度也有342.76%。换句话说,基金经理像在菜市场挑菜一样,今天买这个,明天卖那个,忙得不亦乐乎。可频繁交易有个大麻烦:成本高。每次买卖都要交手续费、印花税,次数多了,这些费用就像蚂蚁搬家,慢慢吃掉收益。数据显示,高换手率的基金交易成本可能是低换手率的好几倍。

更要命的是,频繁买卖让基金的持仓像走马灯似的变来变去,压根儿没个稳定的策略。市场一波动,净值就容易跟着坐过山车。比如2022年第二季度,基金买了204.31万股苏试试验,后来加仓到292.61万股,眼看着股价涨到36元高位。可没过多久,股价掉头向下,到2024年第一季度,这只股票已经被清仓,持仓期间股价跌了18%。这操作,看得人直摇头,买在高点,卖在低谷,钱没赚到,亏得倒挺快。

还有一件事让人纳闷,这只基金选股票的眼光似乎不太行。比如2023年第二季度买了61.69万股嵘泰股份,持到2024年第一季度清仓,结果股价跌了42%。2021年第四季度买了101.50万股亿联网络,2022年第三季度清仓,股价跌了22%。更别提舜宇光学科技和恒生电子,买的时候都是高位,卖的时候股价已经掉下去不少。数据还显示,这只基金的选股能力α只有0.0401%,在同类基金里排1856/4713,属于中下游。择时能力更差,γ值-0.0291,排3647/4713,说明基金经理抓市场节奏的本事也不咋地。

不仅如此,这只基金跟黄维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平安优势回报1年持有混合A,持仓还特别像“双胞胎”。两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里,有八只是一模一样的,比如快手、阿里巴巴、丘钛科技。乍一看,挺省事儿,像抄作业一样。可问题来了,市场一波动,这种“抱团”操作风险就大了。如果大家都买一样的股票,涨的时候一起爽,跌的时候也一起哭。数据表明,这种持股同质化容易放大市场波动,净值缩水更快。就像一群人挤在一条船上,风浪一大,船翻得更快。

回过头来看,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也有点让人看不懂。比如2022年第一季度买了76.74万股TCL中环,持到年底清仓,股价跌了10%。还有康龙化成,2022年第一季度买了27.48万股,第三季度清仓,股价跌了42%。这些股票的选择和买卖时机,总是差那么一口气。就像你在菜市场买菜,挑了个看着挺新鲜的西红柿,回家一咬才发现是空的,味道还不好。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市场这么好,为啥这只基金就是跑不赢?其实,基金经理的能力是一方面,市场环境也是一方面。沪深股市虽然最近涨得欢,但个股表现参差不齐。有的股票飞上天,有的却还在谷底趴着。基金经理要是没挑对股票,或者买了就卖、卖了又买,节奏没踩准,自然就掉队了。数据显示,2025年8月15日,沪深300指数涨了4.2%,而这只基金的净值增长远远落后,说明问题还是出在操作上。

当然,也不是说这只基金一点亮点没有。今年以来33.18%的收益率,放在过去几年也不算太差。只是跟市场大势比,它的表现就像跑步比赛里的中游选手,离领奖台还差得远。投资者要想赚更多,可能得再多花点心思,挑那些选股准、节奏稳的基金经理。

这事儿说到底,投资就像种庄稼,选对种子、踩准时节,才能收成好。平安优势领航1年持有混合A的教训,告诉咱们一个道理:市场再热,也得擦亮眼睛,别光看表面热闹。未来这只基金能不能翻身,估计还得看黄维能不能调整策略,少点“抄作业”,多点真功夫。你觉得这只基金还有救吗?要是你来管,会咋操作?欢迎大家留言聊聊!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