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天价月饼”在电商平台变相销售,山东多家协会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

中秋将至,“天价月饼”又有“抬头”趋势。调查发现,一些商家仍然在电商平台暗地里变相销售高价月饼。为引导绿色低碳消费新风尚,让月饼回归食品属性和文化本源,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山东省焙烤食品行业协会和山东省价格行业协会发出倡议,提醒月饼生产经营者不采购、不销售过度包装月饼产品,不炒作“天价月饼”;提醒消费者不盲目追求豪华包装,按需购买、适量消费,杜绝铺张浪费。

近日,山东潍坊、广西柳州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发布了《规范中秋节月饼市场价格和过度包装的提醒告诫函》,告诫函提醒厂商在生产、销售月饼时应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及第1号、2号修改单的要求,包装层数不得超过三层,不得与其他产品混装,不得使用贵重金属和红木材料包装,包装空隙率和包装成本要符合标准要求,鼓励使用绿色环保、可作其他用途的包装。

2022年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然而,“天价”月饼仍在一些电商平台“变相”开卖。据报道,在个别电商平台上,一些月饼礼盒的标价虽未超过500元,但商家采用买一拍多(拍下多个链接购买一份月饼——记者注)、私聊改价等形式,售卖500元以上的月饼礼盒,有卖家甚至直接在商品页面标注“拍二发一”。

公告要求,电子商务平台内经营者从事盒装月饼销售活动,按照上述规定执行,并不得通过拆分订单、虚增商品数量等方式,进行混合销售、虚标商品售价。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对销售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和提供定制服务的平台内经营者进行重点监督。

专家表示,上述商家通过私聊改价或以做低标价、买一拍多方式销售500元以上高价月饼,实质是变相逃避价格监管,违反了遏制“天价”月饼的有关规定。

对上述现象,协会呼吁:请月饼生产者严守法规标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严格遵守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和GB/T 19855-2023《月饼质量通则》等国家标准,严格执行原辅料使用、生产工艺流程和标签标注规定。严格控制月饼包装层数(不超过3层),空隙率和包装成本占比符合标准规定;杜绝“包装炫富”,不使用贵金属、红木等高档材料包装,优先采用可再生、可降解、易回收的环保材料,通过创意设计提升产品“文化传情”价值。不使用燕窝、鱼翅等珍稀食材,合理定价,共同维护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请月饼经营者坚持诚信经营,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严格把好进货查验关,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采购、不销售过度包装月饼产品,不炒作“天价月饼”,不以礼盒等形式将月饼同其它产品混合销售。明码标价、诚信经营,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如实告知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内容,积极推荐简装、散装月饼,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自觉接受监管部门、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请广大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注重月饼的内在品质和传统风味,按需购买、适量消费,杜绝铺张浪费。摒弃“重面子、轻里子”的攀比心理,注意甄别产品品质,不盲目追求豪华包装,不攀比价格档次,优先选购包装简约、认证齐全的月饼,在节日消费中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

记者:苏冉 编辑:陈彤彤 校对:高新

【来源:新黄河】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