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这事儿谁没踩过坑?
我家头一回装修也是合同10万,最后硬生生加了4万,项目经理各种理由停工换材料,闹得心累不说,钱袋子直接瘪了。
别以为这是个别现象,身边朋友十有八九都中招。
说到底,恶意增项就是欺负咱普通业主不懂行,合同签得糊里糊涂。
吃一堑长一智,后来我琢磨出一套法子,至少能防住九成猫腻。
签合同前千万别懒,图纸和报价单必须杠上钉钉。
光看效果图没用,施工图得细化到每面墙的电线走向、瓷砖铺法,材料精确到品牌型号和厚度。
项目经理最爱玩“效果图仅供参考”的把戏,等你开工才说这个背景墙要加钱、那处防水得升级。
白纸黑字写清楚,双方盖章签字,他再耍赖也站不住脚。
水电更是重灾区,绕线加点位分分钟坑你万八千。
现在我都要求包干价,一口价谈死点位数量,开工后顶多微调一两个插座。
水电搞成按米算?
那纯属埋雷,谁家不是工人笔直走线?
非要绕弯子不是明摆着宰客嘛。
报价单总价是虚的,重点得抠细节。
别光盯那个数字,每项单价、工艺和材料都得较真。
比如贴砖多少钱一平、用啥牌子水泥、防水做几遍,最好提前拿小样拍照留底。
很多公司报价时故意模糊工艺,等砌墙时说挂网防裂要加钱,做防水前扯地面不平得找平——这些本该含在基础施工里。
验收时自己多跑几趟,墙体新旧交接处有没有钢筋加固?
水管包没包保温棉?
闭水试验做足48小时没?
隐蔽工程一埋就查不了,不盯紧等于送钱给人花。
付款节奏捏在自己手里最保险。
全款或大头一交,立马从大爷变孙子。
我吃过亏后都分期付,水电完工结30%,瓷砖铺完再付一部分,尾款至少留到整体验收后。
装修公司哭穷卖惨?
别心软,按合同办事。
真有恶意停工威胁,录音留证直接找消协或律师。
《合同法》摆在那儿,违约就得赔,耗不起的是他们。
谁愿意为几万块折腾上法院?
但你不硬气,人家就吃定你。
难道咱打工人的血汗钱是大风刮来的?
说到底,防增项得从根儿上选对公司。
外包项目经理的别碰,不然工头和设计师互相踢皮球,坑的还是业主。
找口碑好、工程直管的团队,哪怕贵点也值。
合同里加条增项上限,超5%得你签字同意。
装修本就是信任游戏,可规则明晰了,谁还敢乱来?
现在信息透明,多对比几家方案,邻居群问问经验,少吃哑巴亏。
下次开工前,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