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前100榜单排名下滑,南粤银行核心资本水平告急

最近,2025年度“中国银行业前100名单”新鲜出炉。

该名单是中国银行业协会推出的,按照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对商业银行进行排序,并披露总资产、净利润、成本收入比、不良率等数据,综合展示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抗风险能力等。

今年上榜银行业前100名单的城商行有56家,与2024年数量一致,依然是上榜数量最多的银行类型。这之中,广东南粤银行从去年的71名下降到76名,是名次下降较多的城商行。名次下降的背后,是南粤银行近几年正面临的盈利增长与风控挑战。

 

上半年核心资本缩水,暴露风险覆盖问题

2025年的银行业前100名单,参考的是截至2024年末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核心一级资本也就是银行可永久使用和支配的自有资金,主要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等,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则是以上资本的合计总额,减去商誉、其他无形资产、递延税资产等扣减项后产生的净额。

在银行系统中,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被视为银行的“生命线”,代表了银行的经营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当银行出现经营风险,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可以作为风险“缓冲带”,保障储户安全。因此,该指标也是监管部门十分关注的一个指标。

截至2024年末,南粤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294.72亿元,较2023年末仅微增1.59%。横向对比,南粤银行的核心资本净额已经被此前更低的泰隆银行、台州银行、兰州银行、长安银行、常熟银行、汉口银行等多家银行反超,排名也从71名下降到76名。

榜单统计的数据是2024年末的,实际上,进入2025年后,南粤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还出现了下滑。

根据南粤银行发布的第二季度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报告,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290.11亿元,较年初又缩水了1.56%。核充率也从年初的14.24%下降到13.27%。

对比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二季度的第三支柱信息报告,可以发现,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扣除项中“损失准备缺口”扩大。2024年末,南粤银行的损失准备缺口为0,今年二季度末,损失准备缺口突然扩大到2.92亿元。

损失准备缺口是一项与资产质量、风险拨备水平高度挂钩的指标。“损失准备”是为了覆盖贷款违约、债券违约等信用风险损失,提前计提的准备金。损失准备缺口,实际就是银行实际计提的损失准备金额,低于“监管规定的最低标准”或“覆盖预期信用损失所需金额”的差额。

损失准备缺口本质上是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结果性指标”,风险越高,需要计提的准备金越多,缺口就越容易形成。

南粤银行截至去年末的损失准备缺口还是0,到今年二季度末就猛增至2.92亿元了。换言之,南粤银行的资产质量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出现恶化,但该行并未同步增提损失准备或未足额计提,这才导致核心一级资本净额缩水。

从往年财报来看,南粤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集中在信贷领域。不良贷款与关注类贷款,都是需要计提损失准备和减值损失的问题贷款。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不良率为2.42%,较去年年初下降15bps,拨备覆盖率则为114.72%,已低于120%的监管红线。关注类贷款数据则未披露。

进入2025年,南粤银行未披露二季报,最新的资产质量状况和拨备覆盖水平自然也无从知晓。但损失准备缺口的突然扩大,无疑说明了一切——南粤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可能出现了恶化。

 

连续四年未分红,未分配利润仍未转正

进一步分析核心一级资本,南粤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绝大部分都是“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除此之外,留存收益为负数,其他综合收益还不到1亿元。

截至二季度末,南粤银行的留存收益为-6.28亿元。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三项。其中,盈余公积为0,一般风险准备为30.33亿元,未分配利润则为-36.61亿元。

未分配利润为负数,且数值较大,核心原因是2021年年报中的超百亿的期初调减额。

2021年,南粤银行首次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 9)和新租赁准则(IFRS 16),需要对2021年期初数进行追溯调整。调整前,南粤银行2021年初(2020年末)的未分配利润为41.99亿元,调整后,未分配利润变为-66.61亿元,调整额高达108.6亿元。

如此大的调整额,主要是因为旧准则采用的是实际已发生减值法,只对已经发生减值迹象的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减值确认的时点较晚。而IFRS 9采用的则是预期信用损失法,即银行需要对金融资产进行持续的信用风险评估,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等计提减值。

除了会计准则调整的影响,2021年南粤银行还进行了3项前期差错调整,需追溯冲减期初未分配利润,种种原因,共同导致2021年南粤银行的未分配利润由正转负。

按照《公司法》规定,未分配利润为负时,企业不具备分红条件,当期利润需优先补亏。所以2021年-2024年,南粤银行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原因便是“不具备分红条件”。当然,该行2021年以前也未见分红记录。

近几年,南粤银行每年的净利润都用于填补未分配利润的“窟窿”,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这一负值仍超36亿元。

至于何时能够由负转正,按照当前南粤银行的经营状况来看,短期内或许很难实现。

2021年,南粤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跌76.31%至3.64亿元。此后几年,南粤银行的营收依旧不稳定,仅2023年实现同比增长,2022年、2024年都下滑了,但归母净利润却始终维持小幅增长。

2022年-2024年,南粤银行的归母净利润依次为3.84亿元、4.1亿元、4.29 亿元,分别同比增加5.48%、6.78%、4.66%。且不说南粤银行能够保持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因为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逐年减少,若按照现在的净利润水平,要想填上这36亿的窟窿至少得好几年。

根据未分配利润的变化,还能计算出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二季度末值-36.61亿元减去年初值-38.9亿元,可得南粤银行今年上半年一共实现了2.2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相比以同样方式计算的去年同期的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增加了41.36%。

不过,南粤银行并未披露上半年的任何其他经营数据,在不知晓营收、信用减值损失、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数据的情况下,南粤银行的损失准备缺口又出现猛增,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似乎也无法证明盈利能力的提升。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