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个月赚生活费,校企青创社开新路,党团带队行吗?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小张,三个月前还是个普通学生,每天忙着上课、吃饭、睡觉。现在,他不仅赚到了下学期的生活费,还学会了怎么带团队、搞营销。打开手机,他指着佣金记录笑着说:“这钱是我自己挣的,感觉真不赖!”

这事得从昌吉联通搞的一个新项目说起。他们跟三所高校——昌吉学院、昌吉农业职业大学、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联手,弄了个“校园青创社”。这不是普通的社团,而是让学生边实践边赚钱的平台。昌吉联通想通过这个办法,帮年轻人学本事,还能顺便给企业找点好苗子。

青创社是怎么干的?简单说,就是让学生加入后做点实际的事,比如推销电话卡、维护老客户,还有跟驾校、旅行社合作,帮他们拉生意赚佣金。学生干活,企业给支持,学校也乐意,因为这能让学生学到真本事。谁不喜欢既能赚钱又能长见识的机会呢?

小张刚加入时,完全是个新手。他回忆说,第一天跟着团队长去学校食堂发传单,紧张得手都抖了。但团队长很有耐心,教他怎么跟人聊天、推销产品。不到一个月,小张就敢自己带队了。现在,他不仅会推销,还学会了怎么分配任务、激励队友。

青创社的模式很实在。学生报名后,先经过选拔,挑出有干劲的。选上后,有专门的网格员带着干活。这些网格员是昌吉联通的员工,负责教学生怎么做业务、怎么跟客户打交道。他们还跟驾校、旅行社谈好了合作,学生可以帮着招生、推旅游产品,赚点外快。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从3月到6月,青创社从60人发展到142人,三个月就搞定了700多户业务。尤其是“五一”假期,团队搞了个PK赛,大家卯足劲干,一天就拿下124户移动业务。这成绩,连学校的老师都直竖大拇指。

青创社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党员和团员会带头干活。他们不光教业务,还会跟学生聊理想、讲责任。比如五四青年节前,青创社搞了个活动,党员带着学生一起跑业务,边干边聊,让大家觉得这事不只是赚钱,还有点青春热血的味道。

团队氛围也很重要。青创社刚成立时,组织了一次团建活动。大家一起玩游戏、定目标,很快就混熟了。小张说:“那次活动后,感觉我们不是在干活,而是在一起干大事。”这种感觉,让团队干劲更足了。

这事听起来是不是挺带劲?年轻人一边学本事,一边赚外快,还能为将来铺路。你觉得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能不能在全国推开?会不会让更多学生找到自己的路?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