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改名,杜建英出局

香港高等法院的资产冻结令已生效半月,18亿美元资产被锁在汇丰银行保险库。

当外界聚焦宗馥莉与三名“弟妹”的百亿遗产拉锯战时,这位“消失”月余的娃哈哈掌门人,又在商业战场上落下了新的棋子——

娃哈哈旗舰店,突然换马甲了。

近日有网友发现,原来的天猫“娃哈哈官方旗舰店”,已经悄然更名为“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图源:淘宝

店铺首页的娃哈哈产品已经全部清空,只剩下一些其他品牌的牛奶咖啡在售。

细究背后,这场更名不仅是一次线上渠道的归位,更是对杜建英所掌控的商业版图的一次精准狙击。

多年隐忍的大小姐,出手还是一如既往的快准狠。

旗舰店换马甲背后的暗流

事情要从网上的一条帖子说起。

该网友在查看过往购买娃哈哈产品的订单详情页面时发现,店铺名称已经从“娃哈哈官方旗舰店”变成了“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订单里的品牌标识与店铺名称的错位,让“账号被出售”的猜测在网络上迅速发酵。

而顺着线索追查发现,这家“同源康食品专营店”已是有着7年历史的老店铺,隶属于同源康电子商务(杭州)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经营食品销售、货物进出口等业务,由叶宏持股25%、三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5%。

而三捷投资集团的实控人,正是持股99.8%的杜建英。

同源康方面承认,这家店铺过去确实是娃哈哈的天猫旗舰店,但性质是经销商代运营,并非娃哈哈直营。

图源:经视直播

双方于今年年初结束合作,店铺也随之恢复原有品牌。

在更名之前,他们预留了售后处理期,确保了旧订单履约。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娃哈哈旗舰店”迅速上线,其运营方换成了杭州恒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图源:淘宝

这家公司由宗馥莉担任董事,实控股东是她控制的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

据客服介绍,新店为娃哈哈集团授权直营,产品均由集团委托生产,是官方授权的正品渠道。

旗舰店更名的背后,是线上渠道经营权的一次转移,也是娃哈哈将电商阵地收归宗馥莉直接掌控之下的一次变革。

这不仅意味着杜建英系失去了一个高流量销售端口,也标志着宗馥莉在渠道管理上又向核心集中迈出了一大步。

渠道权收回

从旗舰店到经销商的大手术

娃哈哈天猫旗舰店的“易主”,只是宗馥莉渠道改革中的一个切片。

今年以来,她主导的调整可谓雷厉风行:

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小经销商,由大经销商统一接管区域业务,以解决多年来经销商串货、债务纠纷等顽疾;

图源:第一财经

关停了深圳、重庆、沈阳等18家分厂,而这些工厂大多与杜建英及其子女存在股权关联,关停等于切断其分红来源;

还终止了与今麦郎等代工厂的合作,将生产控制权重新握在核心体系手里;

更让人唏嘘的是,7月28日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的注销。

图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这家由宗庆后生前亲自控股、倾注心血的高科技公司,承载着老掌门从传统饮料向芯片领域突围的梦想,却在宗馥莉接手后的一个月内以“决议解散”为由悄然退场。

与此同时,她在西安投下10亿元建设集高速水线、奶线、无菌线于一体的新工厂,覆盖纯净水、茶饮料、咖啡、果汁、含乳饮品等多品类。

图源:西安经开官微

这种产能布局不仅能降低物流成本、覆盖西北及中部市场,也是在为未来的市场争夺提前埋伏笔。

这些动作看似分散,实则都围绕着同一个目标——

收回渠道与产能控制权,让娃哈哈的供应链和销售端彻底脱离“杜系”势力,集中到宗馥莉所掌控的体系之下。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内部利益格局的重塑。

对于依赖稳定渠道的消费品企业来说,这种调整短期内会带来波动。

但从长远看,能提升运营效率,减少中间环节,增强品牌在终端的掌控力。

不止于“去杜化”

宗馥莉的改革逻辑

天猫娃哈哈旗舰店改名,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宗馥莉在“去杜建英化”。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的多项改革动作确实集中在了杜建英系控制的资产和渠道上。

但这并不是全部原因。

一方面,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娃哈哈电商销量暴跌50%,AD钙奶在华东销售额骤降37%,曾经市占率18%的纯净水下降至12%。

图源:微博

渠道动荡叠加家族内耗,让这个去年营收700亿的巨头步履蹒跚。

另一方面,娃哈哈的渠道模式长期依赖“联销体”,10万家批发商撑起下沉市场,但线上渠道长期被经销商把持。

在电商时代,这种以经销商为核心、总部掌控有限的模式已经开始显露短板。

旗舰店由经销商代运营虽然能快速铺货,但却在品牌形象、用户运营、数据沉淀等方面存在天然缺陷。

这意味着:总部无法直接掌握消费者数据,难以精准营销。

图源:小红书@阿潼木麻麻

改名、收回直营权,本质上是宗馥莉对线上业务的一次“补课”。

她需要的不只是切断杜建英的利益,更要借机推动整个渠道向直营化、数据化转型。

更为关键的是,娃哈哈正处在品牌换代的十字路口。

虽然AD钙奶、纯净水等老产品依然能打,但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喜好正在快速变化当中。

如何在保住基本盘的同时,推出符合新一代口味的产品并通过电商直达他们手里,是宗馥莉必须回答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她的改革并非属于单纯的家族斗争,而是一次市场驱动下的结构升级,只是恰好这场升级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杜建英的利益。

没有退路的切割

从旗舰店易主,到经销商洗牌、工厂关停、产能重组,宗馥莉的每一步都直指娃哈哈的核心命脉。

在家族纷争的聚光灯下,这些动作很容易被解读为“豪门反击战”。

但如果把镜头拉远一点,它可能更像是一场以渠道和供应链重塑为核心的企业转型。

而宗馥莉没有选择温和的过渡,而是用一连串干脆利落的动作,迅速建立起了自己对娃哈哈的掌控力。

这种方式风险不小,但她显然愿意为速度和控制权付出代价。

要知道,娃哈哈的竞争对手并不会因为家族内斗而放慢脚步,反而会趁机抢占市场。

宗馥莉能否在稳定内部的同时,让改革真正转化为市场优势,将决定这家国民饮料品牌能否在新消费时代继续站在舞台中央。

至少从天猫旗舰店这一刀来看,宗馥莉已经表明了:无论家族纷争如何,这一轮改革她都是要亲手推进到底的。

来源:品牌头版


(财经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9月30日 05:02[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