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中,他们为钢轨“舒筋活络”

本文转自:陕西工人报

文/图  通讯员  张霖  陈星衡  杨庚毅

职工正在切割钢轨。

秋雨绵密,秦岭深处响起施工的号角。9月23日,西康铁路青岔站内,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小河线路车间60余名职工冒雨集结,准备对钢轨开展应力放散施工。这个设在11%长大坡道、海拔1130米的小站,即将迎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精准作业。

“松卸扣件组就位!”防护组确认区间,技术负责人杨洋正进行互动式分工。几十名职工在雨中挺直腰板,将作业范围、防护要求一字一句刻进心里。他们的雨衣上沾着油污,工具包里塞着扳手、轨距尺和鼓囊的劳保手套。

钢轨应力放散是为消除温度变化积累在无缝钢轨内部的巨大应力,防止胀轨、断轨事故的精密度作业。当日的主战场是西康铁路下行线K80+751至K81+351区段,双股钢轨需要彻底“松绑”再重新锁定。

“各组就位!”14时10分,施工命令下达。莹绿色身影迅速铺满线路,210分钟的天窗期正式开始。风急雨骤,桥上轨道车已就位,职工们冒着斜飞的雨丝协作卸轨。内燃扳手的哒哒声、撬棍撞击轨枕的哐当声瞬间撕裂山间的宁静。

五个扣件组如同五把梳子,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同步推进。数千颗螺帽被迅速拧下。杨洋带着测量组深一脚浅一脚走在路肩上,精准标记每个测量点。“拉伸准备!”号令声中,撞轨器开始发力,钢轨“一二、一二”的号子声与钢轨撞击声交织,轨缝在精密控制下逐渐缩小。

“龙口还差20毫米!”“到位!锁定!”施工负责人赵龙兵的指令穿透雨幕。扣件组立即进行紧固,铝热焊组迅速架起雨棚。喷枪吐出蓝橙色相间的火焰,砂模安装、点火、浇筑一气呵成。灼热的钢水刺破雨雾,蒸腾起大片白汽,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燃烧的气味。焊瘤打磨后,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检测组抓紧对线路进行检查!”杨洋正在进行最后的回检。“作业质量回检合格,工机具清点后无遗漏!”赵龙兵抹了一把额头上的雨水,撤离了线路。17时40分,线路准点开通。这群安工段的汉子拖着疲惫的身体融入夜色。次日,他们将继续为下一段钢轨“舒筋活络”……


(财经责编:拓荒牛 )